第285章歌谣揭秘闻,当今吓黛玉
本以为在这一连串的闹腾后,怎么也得有个短暂的趋于平静的时期的。
可一夜之间,京中的大街小巷中传出了一则歌谣,“竹黄青,春风得意飞双燕,新巢结旧楹,扫残红,褪山盟,窗烛映画屏,海棠偷蘸他人砚上未干墨,衔泥新补半阙春词卧厩清…”
一帮读书人听见后,见此词阙颇为朗朗上口,便纷纷抄录传诵。
可有心人观之,细一琢磨,不得了了,此词却内有乾坤,意有所指,这分明是那家女子不甘独守空房,夜会情郎了,特别是那个卧厩清,天呐,玩的挺花的呀。
各处茶楼茶肆中,不光都在猜测着词中的女子是何身份,更是有人还摆下了赌局了。
随着各种猜测的发酵,又有一则新的歌谣传了出来。
“春未尽,花已败,砚底难藏半阙钗,你赠他人海棠袖底开,错将残月认玉台,休道锦绣玉衫可藏哀…”
于是,文人闲汉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词阙解析。
这一分析,又不得了。
有公摇头晃脑道:“此仁兄必是大有身份之人呐。”
可会是谁呢?这京中有头有脸的人可是多如牛毛的。
又有人说道:“你们不觉得,这词中似乎已经暗暗的点出了那女子的名字了吗?”
接着,那些高门大户中,闺名中带了燕,月二字的妇人都成了怀疑的对象。
可巧,二皇子的一个侧妃便名唤邱月燕。
在别有用心之人的推动下,可以说是板上钉钉的坐实了二皇子就是那个可怜可叹的绿毛龟的事实。
要知道在古代,一个大臣若是内帷不修,都有可能被丢官罢职的,更何况是担着监国之责的皇子啊。
御史们又都像打了鸡血似的,纷纷上书,要求陛下另择监国之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