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蓝白校服的中学生攥着攒了半月的零花钱,国营厂的下岗职工揣着刚领的安置费,票根上印着 “25 元”—— 相当于当时普通工人一日工资。
影院穹顶的旋转彩灯扫过观众席,国营食堂改制的小卖部飘来爆米花甜香,银幕两侧挂着手写海报:“十亿横财限时一月,夏洛带你玩转金钱游戏!”
导演王无痕宁昊穿着西装登台。
身后的投影播放着粗粝的片场花絮:夏洛在零下十度的片场啃冰棍,马冬梅穿着高腰牛仔裤追公交车。
“这不是童话,” 宁昊操着东北口音,“是咱们平头百姓敢想不敢说的白日梦。”
台下哄笑中,有人喊:“王多鱼那手套,是不是跟我爸卖的劳保同款?”(注:1998 年国企改革深化,下岗职工再就业潮兴起,劳保用品摊成为街头一景。)
【银幕里的世纪末浮世绘】
19:15,胶片转动的咔嗒声里,王多鱼扑救的身影撞碎在大翔队球门网上。
这个 “被足球耽误的人体模特”(片中台词)被教练开除时,台下响起嘘声 —— 那年中国足球职业化刚起步,甲 A 联赛假球传闻沸沸扬扬。
当金先生甩出 “一个月花光十亿” 的考题,观众席此起彼伏的吸气声里,藏着对 “万元户” 仍存敬畏的集体心跳。
“买烂尾楼!投陆地游泳器!” 王多鱼的荒唐投资引发爆笑。
下岗工人摆摊卖 “万能充气沙发” 的新闻屡见报端。
当 “脂肪险” 掀起全民减肥潮,银幕外的观众想起春晚赵丽蓉的 “群英荟萃” 小品,想起文化宫广场上刚兴起的广场舞 。
《卡路里》的前奏如外星信号般刺破迪斯科夜空。
下岗女工李秀兰:“这鼓点咋跟打桩机似的?” 攥着汗湿的劳保手套,却不由自主跟着 “拜拜甜甜圈” 扭腰 —— 她刚给儿子交了择校费,腰围三尺二的体检单藏在裤兜。
三中高二(3)班:晚自习偷溜出来的男生把书包顶在头上当节拍器,模仿 “燃烧我的卡路里” 手势。
班长眼镜片反光:“比《健康歌》带劲!明天早读改唱这个,气死教导主任!”
“二爷的考验,是给 90 年代的龙国出的选择题。” 宁昊在映后座谈中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