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 章方金芝定计幽所 丑郡马勇斗女真
话说赵金奴撇下孩子,改嫁西夏王李乾顺。方金芝又气又急又无奈,怨恨赵金奴无情无义。
这日正一边逗弄孩子,一边暗自伤神。吴用的两个孩子,一个叫吴梁山,另一个根据吴用走之前的交代,取赵金奴封号为名,叫做吴永庆。
方金芝看着孩子叹气道:“你娘都不要你了,你还叫永庆。你还不如叫永淑。对,大娘给你做主了,你从今以后就叫永淑,吴永淑。”
就在此时,赵金奴的贴身丫鬟走了进来,将一封书信递给方金芝道:“大娘,这是永庆公主走之前留下的书信。让我等十天再交给你。”
赵金奴接过信件,打开阅读,不禁潸然泪下。原来赵金奴之所以远嫁西夏,完全是为了建立宋夏联盟,促使西夏出兵帮助吴用。
方金芝不禁自责,自己错怪了永庆公主。又想到淑庆公主死在辽国,永庆公主出嫁西夏,都是为了吴用。而自己作为吴用的正妻,却不能帮上吴用。
看着两个孩子,再看看自己日益隆起的肚子,一股无力感油然而生。这时方金芝突然看到了自己手腕处隐隐约约的火焰图案。想起了一件往事。
在方金芝很小的时候,方腊便做了明教在江南的护教法王。西域明教总舵曾召集全体明教高层到西域举行护教大会。呼吁所有弟子都联合起来,发动护教大战。消灭黑暗,迎接光明。
方金芝随方腊去西域生活半年,那却是方金芝童年中最快乐的半年。不仅交到了很多小玩伴,还见识了西域的大好河山。
西域明教总舵,为了拉拢明教在各地的首领。将很多法王的女儿推举为护教圣女,代表着光明与未来。受到整个教宗的呵护与保护。方金芝就是护教法王之一,随同学习了教法教义。
“仆固清…”方金芝脑子里突然涌现出一个名字。仆固清是方金芝最好的玩伴,是高昌回鹘可汗的女儿。还有朴固清的同胞兄弟朴固俊。三个人当年形影不离,感情很好。离别的时候哭得稀里哗啦,约定长大还要聚集在一起。
第二日,方金芝来到方腊的幽所与方腊聊天。父母两个聊起吴用忍不住泪流满面。方腊岂能不知,自己的性命跟吴用的性命早就绑定在一起。如果吴用回不来,自己这个曾经称王道寡的邪教头子也难逃一死。更别说自己的儿子、嫔妃、以及众臣。
方金芝问起西域之事。方腊道:“我们拜火教本来是出自波斯。后来波斯被大食占领,回回教摈弃其他宗教。拜火教没有去路,便向东发展。
大唐时期,拜火教曾经也是中原的大型宗教。可惜后来玄宗皇帝禁止拜火教。拜火教才被迫成为秘密宗教。我们拜火教倡导人人平等、人人互助。主张推翻黑暗,获得新生。得罪了宦官阶层的利益。
后来北方草原上的大族回鹘人开始信奉拜火教,并将拜火教教义在草原上发扬光大。从北海到西域到处都是拜火教城邦。就连回鹘王室也是拜火教圣徒。
拜火教得到高昌回鹘可汗的支持。在昆仑山光明顶重新设计东土总教。爹爹就是那个时候得到真理的指引。成为拜火教信徒。可惜爹爹当上吴王之后,没有经得住钱财美女的诱惑,堕落成一个黑暗的罪恶源泉。导致兴教大业功亏一篑。”
金芝公主听了问道:“如今在西域拜火教是否还是国教?”
方腊道:“那是自然,不仅高昌回鹘,就连西州回鹘,黄头回鹘,都信仰拜火教。其中以高昌回鹘势力最大。东西南北地跨万里,大型城邦三十几个,小城邦也有数百。
拜火教东方分支,也就是明教教主呼罗珊还是爹爹的授业恩师。对了,高昌回鹘如今的可汗,与你同岁。你在西域的时候,你们关系还非常要好。”
方金芝听了,连忙道:“爹爹,你可不可以写信给你的恩师,让他组织兵马发动护教战争,进攻女真,帮吴用解围。”
方腊摇了摇头道:“当初爹爹称王,西域总教要派驻护法监督,被爹爹拒绝。从那之后就跟西域总教断了联系。
从中原去西域,有三条路。一条便是经过大辽,走草原。一条经过河西走廊走西夏。西夏人靠垄断东西贸易生存,一只耗子也不让过去。最后一条便是走河湟谷地,河湟谷地乃是吐蕃人地盘。前些年童贯发兵陇右,走得就是河湟谷地,跟吐蕃人结了死仇。如今吐蕃人趁大宋内外交困,又开始用兵河湟。那边如今也是乱的一塌糊涂。
三条路没有一条能走得通。如果石宝、邓元觉在,尚且还有些希望。可惜如今大将都被困在大辽,通往西域真是难如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