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着箭头绕到第二个回廊尽头,果然看到块红底白字的牌子。
“城区转运登记处”。
牌子底下摆着两张拼在一起的长条桌,四个穿蓝马甲的干事围着桌子忙乎,有的低头登记信息,有的给人指方向,桌前已经排了十几个人的队伍。
张涵刚站到队尾,就听见前面一个穿灰色夹克的男人急声问:“同志,我去绿杨区街道办,单位催着今天必须报到,晚了工作就没了,能不能通融下,安排我坐最近的一趟车?”
登记的干事是个四十来岁的女人,头发扎成利落的马尾,指了指桌旁的公告板:“自己看上面的时刻表,绿杨区下午四点才有车,按片区登记,没优先一说。要是给你开了头,后面人都拿‘急事’当由头,这队伍还怎么排?”
男人张了张嘴,想说自己的工作实在耽误不得,可看了看周围人投来的目光。
有理解,也有不耐烦。
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叹了口气,默默退到公告板前反复看着时刻表。
张涵跟着往前挪了两步,目光扫到公告板旁挂着的圆形时钟,指针正指在14:21的位置。
距离三点去新城区的车,还有近四十分钟,时间赶得上。
“唉,好歹流程走完了,新城区再差,也好过那些还没安置工作的吧?”
张涵在心里给自己宽心,耳边飘着前面人零星的交谈声。
等他签完名,公告板上的时钟刚过14:45,他按干事指的方向走到3号候车棚,找了个靠门的位置坐下,把档案袋抱在怀里,目光总不自觉往棚外的通道瞟。
14:55,一个穿蓝马甲的干事掀开棚帘探进头:“去新城区的都准备下!车快到了,登完记的先到棚外排个队!”
张涵立刻站起身,跟着人群走到棚外的队伍末尾。
没等两分钟就轮到他,干事扫了眼他的安置条,在登记表上飞快划了个勾:“拿着条出门右拐,找穿黄马甲的领登车牌,车就在回廊口停着,别走错方向。”
“好的,谢谢。”
张涵弯腰双手接过印着“新城区3-08”的塑料牌,快步拐出登记区。
回廊口果然停着两辆城市公交,车身干净,车窗透亮,就窗沿积了层薄雪,司机正坐在驾驶座上调试后视镜。
穿黄马甲的调度员举着名单来回走,不时点个数。
旁边已经站了二十来个人,都攥着类似的塑料牌。
而不远处去市中心的大巴旁,除了早上那个少尉,就只剩两三个人。
级别和待遇的差距,在这儿一眼就能看出来。
调度员走过来,接过张涵的牌子对了对名单,在“张涵”后面打了个勾:“就差俩了,再等一小会儿,人齐了马上发车。”
话音刚落,两个拎着双肩包的男人快步走过来,顺手拍掉肩上的雪:“不好意思来晚了,刚才去文职组补了份证明,耽误了两分钟。”
调度员扫了眼他们的牌子,挥了挥手:“齐了齐了!都按顺序上,前后门都行,找好位置坐稳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