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啊,等营地建设好,随时可以去,”熊洪也理解他的想法,包括他自己,不也是闲不住吗,“这段时间,正好要麻烦你将各个村子都巡视一遍,看一看他们是否有什么问题。”
“会的,在秋收之前,我会从牛马谷那边出发,沿着线路,一直到沼泽区营地,沿途的村落、驿站我都会看一下,”熊巫郑重地说道,“这些地方是部落赖以生存的基本,我一定好好看一看。”
……
熊木最近有些烦,在将部落纺线和织布的效率提升之后,自己居然无事可做,这都闲了好几天下来,熊洪也没有给接下来的任务。
不过当初制作三锭脚踏纺车和斜织机的时候,族长倒是跟他提过,这些工具未来的发展方向,一定是不以人力为主要动力。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熏陶”,他知道动力是什么意思,但对于不依靠人力的工具,他还真想不出来该怎么去制作。
用畜力?畜力倒是还可以,只不过动力也仅仅比人力高一些而已,达不到族长说的那种什么质变的程度。那眼下只有一种办法,就是利用部落周围的河流,用水力来解决动力的问题。
部落的水碓坊其实已经在使用水力装置了,作为部落很早就建设起来的工坊,现在共有水碓50架,每天差不多能舂出粟米1000来斤,除了本部这边每天要吃的,剩下的还能攒起来,运到其他村落那边。
“熊木,这些天你想到了什么没有?”熊洪处理完宗庙的事情后,已经是下午了,趁着没有什么事情,连忙到木工坊这边来,询问熊木的情况,“前面跟你说的改进水碓,有头绪了没?”
“族长啊,我才从水碓坊那边回来,还没来得及想,”熊木一脸苦笑,上次解决脚踏纺车和斜织机,大部分力都是族长出的,自己只不过是打打下手,但族长坚持认为自己有能力,“不过刚刚回来,我倒是有了个想法。”
“哦?说说看?”
两人拉过椅子,在木工坊的一处工作台坐下,熊木掏出炭笔,在黄色的纸张上画着图。
“你看族长,现在水碓坊那边,每个水碓都是独立出来的,虽然用的水是从上面的水管流下来的,可实际上可以看成单独的东西,”熊木指着图上画着的简易的示意图,“这样每个水碓使用起来很方便,操作的话也简单,但需要族人一直盯着,而且并不算省力。”
熊洪点点头,他说的的确是事实,现在水碓坊的水碓,基本上就是将小溪里面的水给引到水碓一端的水槽里,在重力的作用下,将另一端翘起,等水槽满了,水流出来之后,另一端就砸向底下的窠臼,把里面的粟米等给舂开。
“我的想法是,既然水碓是将水引入到水槽中,那么为什么我们不直接使用小溪或者凌河中水流的动力呢?”熊木此时的思路也打开了,越说越起劲,“是不是可以做一个大一点的轮子,像三锭脚踏纺车上面的轮子一样,用水流来带动它,这样只要有水流,那这个轮子就能不断地提供动力,从而带动水碓。”
熊洪很是惊讶,没想到这么短时间,熊木就已经想到了用水流的外力来带动工具的运转。
后世很多工具,比如水车、水排、水磨呢,都是利用水流作为动力,将原本需要人力或者畜力的地方加以改造,不仅仅大大提升了工具的效率,也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