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仪中的气泡在玻璃管中缓缓移动,最终稳定在一个特定的位置。
他仔细观察气泡的位置,以及水平仪上的刻度,以此来判断墙面和地面的垂直度、水平度。
他发现,有些墙面存在着轻微的倾斜,这是长期受力不均或地基沉降造成的。
有些地面的水平度也有偏差,这可能是施工时的误差,也可能是后期的变形导致的。
他用铅笔在速写本上标注出这些问题,并在旁边写下简短的注释:
“轻微倾斜”、“地面不平”、“承重柱可能有问题”……
这些都是他在后续分析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地方。
他对整座大楼的主体结构都扫描了一遍,心中有数后,对内部的布局和安全性也有了个初步结论。
在对整个房间进行初步探查后,周元新将注意力集中在了几个重点区域。
首先是通风口。
银行的通风系统通常比较复杂,为了保证空气流通和温度调节,可能会设置大量的管道和通风井。
这些管道和通风井,有时会被用来隐藏一些秘密的通道或空间。
周元新走到一个位于墙壁高处的通风口前。
他搬来一把椅子,站了上去。
他拧下固定通风口金属格栅的螺丝,将格栅取了下来。
金属格栅发出“嘎吱”一声,掉落的灰尘和陈旧蜘蛛网洒落,落到地上,没有扩散。
周元新举起手电筒,将光束射入通风口内。
他仔细观察通风管道的内部情况。
他发现,这个通风管道比他想象的要宽敞许多,足以容纳一个成年人爬行通过。
而且,管道的深处似乎连接着一个更大的空间,隐约可以看到一些模糊的轮廓。
周元新用手指在通风管道的内壁上轻轻刮擦,发现内壁上附着着一层厚厚的灰尘,但并没有明显的油污或水渍。
这说明,这个通风管道已经很久没有使用过了,或者说,使用频率很低。
他用铅笔在速写本上画了一个通风口的简图,并在旁边标注:
“管道宽敞,可能通向未知空间,长期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