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叶氏船舶(下)

李世铭这次在叶氏船舶看得十分仔细,无论是带着的保镖,还是船厂接待的工作人员都不理解,为何这位太子爷,对于造船厂这种地方会如此感兴趣。

这一圈看下来,李世铭心中还是颇有感触的。

作为船舶专家,李世铭熟悉造船业的发展史,更熟悉船舶制造过程的没一个细节。

相比起后世他参与建造的各类军舰和船舶,目前叶氏船舶的造船设备、造船工艺都相当的初级。

大部分设备还是依赖进口,比如说从汉斯买来的二手DEMAG400吨门式起重机,

用于加工螺旋桨的数控机床来自脚盆鸡芝东,

激光切割机同样是高价买的脚盆鸡淘汰货。

这些东西在国内算顶尖,但在整个世界造船业业内,只能勉强算二流中得吊车尾水平。

在李世铭眼里,更是只能称之为原始。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叶氏航运使用的设计软件,目前绝对属于业界翘楚。

这款CAD是李世铭和小白龙在商用版CAD的基础上,升级了许多功能,包括简单的3D建模和基础的力学模型验证计算功能。

3D建模可以让船舶图纸显示得更为直观,力学模型验证计算功能可以减少大量的计算工作,让设计师可以在更短时间内做更多船型设计的尝试。

李世铭没有藏私,这款软件同样向国内的其他国有大型造船厂开放,只收取象征性的费用。

不是李世铭送不起,而是免费的东西,时间长了就会习以为常,被人忽视。

软件升级需要收集用户数据,只有大家共同参与,这款船舶设计软件才能按照需求一步步升级。

在李世铭上辈子刚刚进入船舶设计制造这一行的时候,龙国造船业已经发展到独霸江湖的地位。

不然怎么会有军舰“下饺子”的戏谑说法?

但独霸江湖的地位,是龙国船舶人几十年努力的厚积薄发,而不是一口吃成胖子的。

认真看完叶氏船舶的各个细节,李世铭总结出几个限制造船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第一是材料,船舶使用的各类特种钢材,国内能自产的目前还只有一小部分,多数需要从脚盆鸡、汉斯等国进口。

价格昂贵不说,还有诸多限制,永远买不到最好的。

第二是各类建造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