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初劝崇祯

田贵妃虽然也是被吓得不轻,但是她却心中窃喜,太子如此孟浪,顶撞陛下,气的陛下吐血大怒,最好一气之下废了太子,那自己的儿子就有希望竞争太子之位了,凭借自己的手段和陛下对自己的喜爱,可操作性还是非常大的。

“陛下,太子虽然口出大逆不道之言,思想离经叛道,但是毕竟才7岁,年岁尚小,只是陛下要严格要求了,不然太子思想固化,难以更改,国朝将忧啊。”田贵妃不建议说一些诛心之语。

“王承恩,传旨罢除太子蒙学,严加审问到底是何人教太子这些话的,他口若悬河,说的头头是道,朕看蒙学也教不了他了,让他好好思过,待出阁后再学治国之道。”崇祯倒也没想过要废太子,他可不想做国朝第一人。

再说了,只要不是谋反,这太子还真不是那么好废的,他要是敢提出来,礼部、宗人府、御史言官、朝中清流必将大加阻拦。

神宗想要废他老爹光宗朱常洛的太子之位,改为郑贵妃之子福王朱常洵,和朝臣搬了三十几年的手腕也没如愿,由此可见一般。

田贵妃心中失望,但是也不敢表现出来,周皇后则是看着田贵妃的眼神就颇为不善了,她俩关系本就不好,田贵妃颇为得宠,而且也是接二连三的诞下皇嗣,始终对太子之位有觊觎之心。

不一会儿,太医到坤宁宫给崇祯整治一番,并无大碍,乃是近年积郁,怒火攻心所致,现在这口血喷出来了,倒是件好事,若长此积郁,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现在只需调理一番即可。

让王承恩传旨取消午朝后,崇祯就在坤宁宫静卧,他不可控制的想到了朱慈烺说的这些话,初时越想越气,但气过之后,他自己也开始反思,崇祯一朝的财政为何如此艰难。

虽说先帝的财政也不富裕,但是比自己现在不知道强多少,而且辽东战事,在先帝手里暂且还能守住不失,孙承宗督师之时还能反扑,为何到了自己手里就不断丢失,节节败退?

先帝时国内也有流寇,但都能随之剿灭,为何到了自己手里就越剿越多?

难道,真的是朕的问题,是朕不如先帝?可是,先帝任用宦官,搞得怨声载道,民不聊生,朕继位之后清查阉党,为民做主,为何时局却更加糜烂?

崇祯百思不得琪姐,陷入了自我怀疑当中,但是,他捋了一遍自己的所作所为,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那就是那个逆子胡说八道,现在时局糜烂都是天灾人祸所致,朕无错。

但越是这样告诫自己,越是不得劲,别人倒也罢了,太子这样认为可不行,崇祯烦躁的摇摇头,坐起身来,喝了口宫女送上的茶水,还是烦躁不堪。

不行,今天我还就不信了,非要说出个子丑寅卯来,要么是太子胡说,要么是朕真的施政有问题,我们父子可不能两个心思,崇祯是个执着执拗的人,不把这事理清楚,他饭都吃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