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怎么说,我们也是朝廷的官员,太子殿下既然让郑森前去详谈,那就让郑森去听听,不能抗命不是?再说了,如今流寇剿灭殆尽,朝廷也算是缓过一口气了,这个时候,和朝廷翻脸不好。”
“我们在台员的据点不多,上面更是没多少人,要是朝廷这个时候拔掉我们在福建的根基,那我们就又成了海上漂泊,无处落地的孤魂野鬼,想来大家也不想再过以前那种日子了吧。”
“好,那就听大哥的,让侄儿去看看太子如何,能否托付大事;当今圣上对我们视若无睹,一直当我们是反贼,只是天下未定,腾不出手来收拾我们罢了,我们现在提前靠上太子,以后也算朝中有人。”
“拖上几年,当今圣上驾崩,太子继位,那我们就能从心腹大患变成心腹,也就不用再担心朝廷什么时候会跟我们时候算账了,要是运作的好,凭借哪个侄女成为皇亲国戚,封侯拜相还真是未尝可知呢。”
“说的倒也是,可是这太子也忒小气了些,才许诺我们一个皇贵妃,要是许诺一个皇后,那我就真是没啥担心的了。”
“叫你多读书,你不听,皇后是不可能的,你别想了。”
“为什么?”
“难道你不知道,我大明为了防止外戚篡权,是不允许皇后娘家实力过大吗?我们虽然不是权位显赫,但是我们家掌握着海上权柄,已然不小,成为皇后的娘家再一步扩大配合皇后就会威胁皇权了,朝廷是不会同意的。”
“哦,那太子给个皇贵妃看来还是深思熟虑过得,这么看来,他倒是没有给我们画大饼,倒是有些真心的意思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嗯,不错,我意已决,让森儿北上入京,和太子详谈一番,如果事成,那就是我郑家质变的第一步,去叫森儿过来,我们好好商讨一番,太子此次会谈些什么,要我们付出什么,我们的底线应该如何确定。”
...
北京城,皇宫,早朝。
“薛卿可有什么良策?”高台上,崇祯满脸焦急的问道,不怪他不急,刚刚兵部尚书杨嗣昌奏道:“建奴由敌酋多尔衮、岳托率领数万大军从墙子岭,青山口入寇,沿途守军皆不能敌,一路势如破竹,朝廷军队死伤惨重。”
“陛下勿忧,按照兵部的预案,调集剿冦大军及辽东军马驰援京师,让宣大的兵马堵住入口,这次将入关的建奴一网打尽。”薛国观赶紧把锅往兵部甩,打得过是内阁批准的方案,打不过输了反正是兵部的方案,兵部罪责难逃。
“好,王承恩,拟旨,着洪承畴、孙传庭、吴阿衡率军回防京师,杨嗣昌督师调度,高起潜监军,卢象升待建奴入关后负责断其后路,山东、湖广、山西、陕西、河南、四川总兵率军入京勤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