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石柱双侯

“安排几位将军仪驾。”

“臣遵旨。”

安排完,朱慈烺重新露出笑容,拉着秦良玉的胳膊朝着他的太子车驾走去,共乘一驾回宫。

秦良玉想要推辞,但朱慈烺没给说话的机会,再从刚才君臣奏对的情况来看,太子是真的有亲近之意,不便推脱,不然就伤了心意了。

再者,她今年已七十高龄,和十几岁的太子自然没有什么男女大防,需要避讳独处什么的,君臣之道,就算不提年龄,她也自当遵从。

上了车,看着秦良玉苍老慈祥的脸和已然花白的头发,朱慈烺心酸不已,很难想象这样一个老人,还在领兵作战,为国平叛。

可能,支撑着她的信念,就是为亲人报仇,灭了张献忠、李自成之流的祸国殃民之辈,还国家一个平定安稳的世道,她也就放心了。

回去的路上,朱慈烺没有再聊什么军国大事,而是平淡的聊着家事琐事,问了马家现在的情况,也说了自己的情况,现在父皇修养,自己监国,一应国事都是自己在处理决策,有什么困难直接向自己提。

也说了父皇也是很想念她,出宫前还叮嘱自己带她去见父皇,还有明年自己要大婚了,请她务必要参加之类的,气氛平和温馨,全不似君臣奏对,只是一个孩子和老人的谈心聊天罢了。

小主,

没用多久,一行就回到了皇宫,朱慈烺带着秦良玉去拜见了崇祯,完了朱慈烺就先退走了,自北京沦陷前夕的僵局开始,崇祯对满朝文武早就失望透顶了,心里说不出的讨厌,也导致他现在提不起兴趣再去夺回朝权。

但秦良玉完全是此列之外,为数不多的喜爱的良将了,两人也确实奏对良久,但崇祯最后,还是嘱托秦良玉听从朱慈烺的安排,好好辅佐朱慈烺吧,他现在是不再管国事了,看来确实心灰意冷了。

第二日四月初一,大朝会,凡有资格的文武勋贵都要参加。

在三声净鞭之后,众人山呼万岁、千岁。

和上次的大朝会相比,这次也就多了主位上坐了真龙天子,崇祯。朱慈烺依旧在崇祯左下手位置坐着,但有资格的朝臣都知道,现在做主的,是太子。

王承恩拿着圣旨,上前宣旨:“奉天承运皇帝,敕曰:天子牧德,以为天下教化,忠贞者不外其是,兹有秦氏一门,忠烈传家,国朝三百载,不吝功勋之臣,今为彰国恩,为全国法,特敕封秦良玉为大明奉天翊运推诚宣力武臣,大明忠贞侯,岁禄一千五百石,赐诰券,望。。。。”

秦良玉此时有些懵,没想到今天的第一道圣旨,就是为自己封侯?着正二品武官大红朝服的秦良玉,在短暂失神后,强按内心的激动与感恩,脸上挂着泪水,赶忙出列朝班,上前接旨:“臣秦良玉叩谢吾皇圣恩,秦家必不负陛下期许,时代为国尽忠,马革裹尸,扞卫大明。”

崇祯见此情景,也是欣慰的笑着点了点头道:“爱卿平身吧,以后当勉励之,为国之表率。”

接下来敕封马万年的圣旨,却是除了朱慈烺和内阁、礼部外,其他人都没想到的,包括崇祯,这道旨意,敕封石柱宣慰司宣慰使马万年为忠烈侯,同样岁禄一千五百石,赐诰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