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小小的变故不影响大局 二

汉末小人物 张有孚 3262 字 26天前

“是够蠢吧。。。。。。想我堂堂首都高端局杀出来,咋到了外边还跟小孩似的。。。。。。”

见到跋扈的人吃瘪,袁熙忽然兴致大起,满面红光在狭小的卧室里翩翩起舞,一边舞蹈一边唱念:“梧桐枝高兮凤栖,和鸣朝日兮锵锵,峦崇谷峻兮虎扑,踏地风起兮啸啸。”

刘琰咋说也是文化人,能听懂袁熙不是取笑谁,许昌是高端局不假,就如同凤凰站在高枝上对着太阳唱歌,声音甜美就足够了,地上的事可以完全不管。

到了河北环境和眼界完全不同,现在是老虎脚踏实地扑食,情况更复杂,涉及面更广,还拿过去的习惯应对显然不够。

说白了,妹子你窄了,阅历和脑子都不够,要不说还是太嫩。

刘琰只能点头,论控场能力还得说在床上,再抬头看向袁谭,暗道一声罢了:“大郎啊,要不你也退吧,所谓海阔天。。。。。。”

话还没说完兄弟俩脸色一齐骤变,袁熙第一时间捂住刘琰:“管好自己!”

袁谭冷笑一声:“除了成功我别无选择。”

四世三公之后汝南袁氏嫡长,出生那一刻起就注定一辈子不凡,身为长兄要身居顶层执政天下牛耳,三公不是终点,是袁谭这一脉新的起点。

背负万千期待,受世人敬仰,无数当代精英追随,走的不仅仅是自己的路,再累再苦也不能歇,不想前进也得前进,众多追随者绝不允许他放弃。

袁谭有傲气,有傲骨,有理想,有抱负,正因为困难无法克服,才需要袁谭来做,说放弃他做不到,死十次也做不到。

沉吟了好一阵,袁谭脸色才恢复平淡:“我不能高官厚禄无所作为混日子,我要完成家族的理想,先辈的抱负,我是袁谭!我要引领未来!我只能死在成功的路上!”

袁谭离开了,走的义无反顾,刘琰呆愣愣半晌,看向同样呆立一旁的袁熙,莫名的忽然紧张起来。

“显奕呀,你不是连我都蒙,等着他俩完蛋坐收渔利吧。”

“挺好。。。。。。”袁熙说完笑呵呵的回头:“不会。”

刚才那句挺好着实吓了人一跳,现在刘琰缓过劲相信袁熙不会,幽州什么情况自己最清楚,要真有那心早干什么去了?袁熙不傻,摆烂到现在只能证明他问心无愧。

两天后袁谭军出发,刚接近黎阳曹操大军马上撤退,郭图见到自家援军兴奋不已,对外宣称曹操是恐惧袁谭军力因此才选择撤军。

不管真假这次南北对抗河北算是胜利一方,义勇人数众多耗费大量军粮,再有几个月就该秋收庄稼不能没人照看,抚恤完毕各个豪族相继离开邺城回归家乡。

没过多久辛毗带着四千青州援军来到黎阳,按说仗打完了他不该来,此时袁谭军力膨胀到近两万,老老实实守在黎阳倒没人说什么。

史路走了好几个月可算是给盼回来了,刘琰和唐姬通过淇园一直在暗中联络,这次曹操北上的突然,史路没敢动身返回,正好唐姬派人来说有要紧事叫史路亲自去趟洛阳。

到了人家地盘史路不敢乱说话,打死不承认刘琰称帝的事,唐姬也没追问,只叫带着梦姐一同回来。

一来一回耽误了好几个月,两年不见梦姐又丰腴了不少,给惬意生活滋润的满面红光,好像发了大财一样,穿了好几层锦缎衣服,走起路慢慢悠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刘琰先是对史路表彰一番,接着讲起了正事:“跟咱这么久了一直没个正经官身,前日讨了个安国县丞,你先去干着。”

县丞起点不算低,而且还是安国这样的富庶大县,这么大岁数总算得了个正经官位,史路图的就是这个,当即告辞回家准备去了。

“你什么时候跑夫人那去的?”

“一直与吴质搭伙,后来夫人想着您身边不能没个贴心人儿,就差我来了。”

吴质自打去了司空幕府做官,好似变了一个,不贪污不腐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干工作,逐渐改变了以往恶劣的风评。

更让人刮目相看的是,这小子不怕受牵连,和刘琰过去的亲信仆妇梦姐搭伙过日子,当官的都有小妾,吴质不纳妾对得起家中老婆,外面养个外室谁也挑不出理。

恩怨过去就过去了,刘琰不想提及,随意应付道:“监视我吧。”

“哪儿能啊,咱知道里外。”梦姐眨眨眼:“夫人给您带了话儿。”

刘琰起身关紧房门示意可以讲了。

“大势不可逆早作打算。”说着梦姐拿出一块玉琀放在面前。

《说文解字》这样解释:琀,送死者口中玉也。

玉琀是典型的丧葬礼器,古人视死如生,因此不能让人空口离去,又坚信美玉能保持尸体不腐,所以会在尸体口中发放置玉琀。

通常塞一半留一半,表面没有任何纹饰,中央掏出一个大圆孔,如果不是呈现鸡心形状,看起来和玉璧完全一样。

刘琰一看就明白,这是面缚衔璧的意思,唐姬这是要自己投降啊。

所谓面缚衔璧,是指春秋时期用假丧礼表示投降的做法,投降者脱光衣服,反绑双手嘴咬玉璧,如果对面接受投降,会拿出玉璧解开绑绳,代表重获新生一切既往不咎。

此类礼仪仅限于男性君主,一般人还没资格用,比如臣子家眷,投降的时候得老老实实穿着孝服在后面呆着。

唐姬用这个暗示趁有实力找机会投降,第一个投降曹操肯定接纳善待,送玉琀也代表吃喝不愁,大概率能保留地盘,不然干嘛不送玉塞偏偏送玉琀?

“没讲其他?”

“没讲其他。”

刘琰放下玉琀又拿起来,拿起来又放下:“这有点早吧,我家显奕也不能同意,哎呀,我爹在就好了。”

提起赵温梦姐叹口气:“司徒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