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昭抬起头,擦了擦嘴角的茶水,笑着解释道:“婆婆,我们在为百工职业技术书院招生呢!教人学手艺的,像是厨艺、木工、刺绣这些,学会了之后就能赚钱养家。”
老婆婆听了,眼睛一亮:“哎哟,这可是好事啊!我那小孙子整天游手好闲的,正愁没个正经事做呢,你们这书院在哪儿?束修贵不贵?”
孟昭正要回答,旁边却传来一阵嗤笑声,“噗嗤,炒菜做饭?这些东西谁不会啊,这还需要去书院学?真是笑话!”
那人也是在茶摊喝茶的客人,听见孟昭说的,一脸不屑。
小川刚才还累得直喘气,这会儿却像打了鸡血似的,瞪着眼睛反驳道:“怎么不用学?难不成你从娘胎里生下来,就会炒菜做饭不成?再说了,我们书院里的夫子都是在大酒楼干了十几年的老厨子!手艺精湛,等学成出师,不管是自己开间小吃摊,或者是去酒楼当大厨,都是可以的,你难道不知道那些酒楼厨子的工钱有多少么?”
那人被怼的哑口无言,虽说大部分人都会炒菜做饭,可跟那些大厨确实没法比的,那些酒楼的大厨工钱也高的很,一个月少说也有四五两银子,自然不是谁都能干的。
茶摊的老婆婆见状,赶紧追问道:“那去你们那学手艺,要交多少钱啊?”
“根据手艺的不同,束修可能不太一样,就像烹饪厨艺,就分为基础班和深造班,基础班为期六个月,费用是十两银子,深造班为期是一年,一共是二十五两银子,同时书院里还教读书写字算帐。”
老婆婆一听,脸上的喜色顿时褪去,连连摇头:“不成不成,太贵了太贵了!哪里有那么多钱啊?我们村有一个男娃,这会儿也在酒楼做厨子,可是一文钱都没花就学成了。”
孟昭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问道:“婆婆,那我问您一句,您说的那个男娃是什么时候拜的师?这会儿多大了?”
老婆婆皱着眉头思考,这事她也不知道,只知道现在发迹了,一月能赚好几两银子,旁边的大爷知道的多些,就接过话头:“那男娃好像是从十一二岁拜的师,学了有五六年吧,前两年才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