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配子月念六日(血洗麟台一)
延寿坊懿德寺四周的几条巷道,全都沉浸在雨水的洗礼中,连平时街边的摊贩,今日也罕见地消失不见了。
位于坊隅的武侯铺内,十几位武侯正围聚在案几旁,热气腾腾的红泥砂锅中,水盆羊肉香气四溢。
突然,武侯铺的大门被猛地推开,一名里卫风尘仆仆地闯入,声音急切如鼓点,“东南古池因暴雨泛滥,多家宅邸已遭水患,里卫人手紧缺,坊正急令尔等速去救援!”
武侯们一听,嘴里骂骂咧咧地,眼瞧着到了嘴边的水盆羊肉吃不成了,纷纷扛起空荡的水囊,披上了蓑衣,准备去救人。
延寿坊的地势本就西北高,东南低,偏偏前朝有个大官在东南角挖了一片古池出来,每次遇到大雨,那附近居住的几十户人家总是挨淹。
“快点,晚去一会儿,八成又要淹死人!”
一时间,延寿坊的里卫跟武侯们肩扛着空荡干瘪的水囊,纷纷朝着东南角的古池坐落的一带跑去,整座坊里的守备力量,刹那间露出了空虚。
此时刚过宵禁,各坊坊门紧闭,朱雀大街上因为下着大雨,巡城司的士兵巡逻的次数比平日都少了几次。
十字巷口的懿德寺,门楼之上,几位狩虎卫紧裹着夹袄,望着愈发猛烈的雨势,倚柱而憩,哈欠连天。
其中一人抬手,将用于警示的风灯挑高,只要灯火不熄,便是平安无事的象征。
懿德寺正门与西北角门,各有数座角楼,皆悬挂着这样的风灯。
然而,就在此刻,西北角门上的两盏风灯,倏忽间熄灭,与雷暴和大雨相比,这一细节并未引起守卫们的警觉。
若往日,司所人员充沛,换防有序,但今日左巡使郭凯调兵遣将,守卫从三班减至一班,正是人困马乏之际,诸多因素交织,导致疏漏频生。
转眼间,正门角楼上的风灯也人影一闪,随之熄灭。
紧接着,懿德寺外院仿佛被黑暗吞噬,短短数息间,整座院落便沉入了夜色之中。
澹烟提着食盒,去给草庐内关押的杀手珩雁送饭。
她站在草庐门前,长舒一口气,似乎连空气都染上了几分草庐内的阴冷与幽暗。这个本该如她一般年纪的女孩,如今折磨得不成模样,身上到处都是血污,但对方依旧没有开口说出关于济善道的在长安城的计划。
澹烟心中涌起一股不忍,悄悄在草庐内多置了一盏烛台与一盆清水。女子天生爱美,即便身处困境,那份对洁净的渴望依旧炽热。珩雁的发髻散乱,脸颊污浊,亟需好好梳洗一番。
在麟台后的阁楼相连的偏殿内,烛光摇曳,映照出裴煊痛苦的脸庞。
他猛地从偏殿的胡床上惊醒,只觉头痛欲裂。
一旁的蟠龙铜漏,水珠滴落,声声入耳,更添几分焦虑。
裴煊低头沉思,猛然间,他瞥见铜漏的刻度,已至申末时分,心中不禁一紧,强忍不适,踉跄走向偏殿大门,却发现门外已被牢牢锁住。
“有人吗?快来人!”
裴煊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急躁,他对危险的直觉十分敏锐,自发现吴嗣便是潜藏在麟台内的内奸时,心中便如烈火烹油,煎熬难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