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现代的人也觉得刘禅这是大智若愚,如果他流露出一点心思,估计他或者这些蜀汉旧臣都有性命之忧,但也有人批判他说,明明还有姜维等人有一搏之力,为何要投降,妥妥的昏君无疑!”

“后来的人对于刘禅也多有褒贬,诸葛亮、张温对刘禅有溢美之词,蜀汉孟达、孙吴薛珝、曹魏司马昭就觉得他庸碌,晋朝一些人觉得他是被宦官黄皓所惑,所以误国,一些人也认为他本性忠厚,无害贤之心。”

“宋元一些学者觉得他昏庸无能,清初一些人又认为蜀汉亡乃是汉室气数已经尽了,并不是刘禅的过错。”

“我们来看一看那个时候的情况。”

“司马昭伐蜀的时候,钟会十多万大军伐汉中,邓艾三万多人,蜀汉的兵力十多万人,又要分守各地,兵力处于劣势。”

“后来汉中防线被钟会突破,姜维在剑阁挡住,但是邓艾偷渡阴平,奇袭江油,击败诸葛瞻,兵临成都,蜀汉都城直接暴露在敌军之下。”

“还有就是蜀汉内部派系斗争十分激烈,益州势力和外来势力存在矛盾,他们对蜀汉政权忠诚度不高。”

“再一个也确确实实和刘禅脱不了干系,那就是刘禅平庸,宠幸黄皓,导致政治腐败。”

“还有蜀汉的地狭民少,长期作战百姓生活困苦,和曹魏相比,劣势实在是太多了。”

朱清谷就是从各个方面分析,也不全是刘禅的原因,但刘禅也有原因,只能说天予汉室亡。

而汉朝的许多皇帝也有些微叹,其实他们倒是不怪刘禅了。

汉室能够兴盛几百年,到了后面其实已经没有真正的汉了,到后面几十年,还有那个人声称食过汉禄?念汉恩?

其实从被董卓逼迫迁都开始,大汉就已经亡了。

后面的蜀汉更像是微弱的烛火,依旧能够吸引来不少的人忠诚,他们还记得大汉,后面还有汉族,还记得汉武铸汉魂,就已经够了。

其实大汉死了,大汉也没有死!

蜀汉已经让大汉足够体面了。

现在的汉朝帝王都没有发弹幕,都只是在静静的看着。

刘备重重的把手盖在刘禅的头上,浓重的叹了一口气。

对于这种情况多多少少有些预料。

他知道这孩子的资质的,只能够当一个守成之君,或许在平和之时,还颇有贤名,就像是那宋朝的仁宗一样,但是现在需要的不是这样的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