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建书院
一转眼入春了,白萧站在山河谷的高处,俯瞰着脚下繁忙的景象。初春的阳光洒在谷地间,融化了最后一丝残雪,泥土的气息混合着草木的清香扑面而来。远处,几队人马正推着满载木材和石料的板车,沿着新开辟的山路缓缓前行;近处,一群工匠正忙着打地基,吆喝声、敲打声此起彼伏。
“国公爷,您看,这地基已经打好了大半,再过几日,就能开始砌墙了。”一个满脸风霜的老匠人走上前,指着工地中央说道。
白萧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他原本以为,在这边疆之地,建一座像样的书院并非易事,可没想到,乡亲们的热情竟如此高涨。短短几日,前来帮忙的人络绎不绝,甚至有些原本打算去开荒的农户,也放下锄头,赶来搭把手。
“李伯,辛苦你们了。”白萧拍了拍老匠人的肩膀。
“这书院建成了,孩子们就能读书识字,将来也能为朝廷效力 我们大伙儿心里感激着呢。”
老李咧嘴一笑,露出几颗泛黄的牙齿:“国公爷不瞒您说,咱们这些人,祖祖辈辈都是粗人,如今能有机会让子孙读书,那是天大的福分!大伙儿都憋着一股劲儿呢!”
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喧闹声。白萧转头望去,只见一群半大的孩子正围着一辆板车,七手八脚地帮忙卸木料。他们虽然年纪小,但干起活来却一点不含糊,有的扛,有的抬,还有的在一旁指挥,俨然一副小大人的模样。
白萧不禁莞尔。这些孩子,大多都是屯垦戍边军户的后代,平日里跟着父母开荒种地,风吹日晒,皮肤黝黑,可眼神却格外明亮。他们或许还不完全明白书院的意义,但那股兴奋劲儿,却感染了每一个人。
“国公爷,您看这些娃儿,听说要建书院,一个个比过年还高兴!”一个妇人挎着竹篮走过来,篮子里装满了热腾腾的馍馍和咸菜,“大伙儿都忙着干活,顾不上吃饭,我就蒸了些馍馍送来。”
白萧连忙拱手:“多谢婶子,您有心了。”
妇人摆摆手,笑道:“国公爷客气了!您为了咱们这些人,又是分地又是建书院,咱们做这点小事,还不是应该的?”
白萧心中微暖。这些百姓,虽然日子清苦,但心却是热的。他们懂得感恩,更懂得为子孙后代谋福。这样的民风,正是边疆稳固的根基。
夜幕降临,工地上点起了火把,工匠们仍在挑灯夜战。白萧站在临时搭建的木台上,望着灯火通明的工地,心中感慨万千。
“国公,您该休息了。”亲卫队长赵虎走上前,低声劝道。
白萧摇摇头:“再等等,天工坊的人说今晚要送一批新工具过来,我得看看。”
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不一会儿,铁手张带着几辆马车缓缓驶入工地,车上堆满了崭新的铁器——刨子、锯子、凿子,甚至还有几架精巧的滑轮组。身穿灰袍的铁手张跳下马车,快步走到白萧面前,拱手行礼。
“国公爷,天工坊按您的吩咐,已经赶制了一批工具,请您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