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群周围环绕着五千藤甲兵,他们手持长达两丈的竹矛,这种兵器专门用于对付骑兵冲锋。谷地入口处埋设了大量地听,守军能通过地下传声判断敌军动向。

镇南关的水源来自关内的三眼自流井,每日可涌出千担清泉。

粮仓建在地下十丈深处,采用多层密封结构,储存的粟米足够十万大军食用半年。

军械库中,五万支淬毒箭镞整齐码放,每支箭杆都刻有工匠的名字,这种追责制度确保了兵器质量。

在隘口最窄处,守军设置了七道连环闸。

每道闸由整块花岗岩雕成,重达千斤,通过绞盘控制起降。

闸与闸之间形成瓮城,一旦敌军突破第一道闸,将面临两侧箭塔的交叉射击。

这种设计让镇南关在历史上从未被正面攻破过,即便当年大汉铁骑也只能望城兴叹。

而在镇南关外的草原上,三十万大秦铁军如黑色潮水般铺展开来。

黎明前的薄雾中,十万顶牛皮帐篷组成八卦阵型,每处营寨间距精确到三丈,辕门处立着绘有饕餮纹的青铜战鼓。

伙夫们正用青铜鍪熬煮粟米粥,炊烟在晨雾中勾勒出秦军特有的“玄鸟“图腾。

洪浪的中军大帐内,二十名制图官正用朱砂在羊皮地图上标注最新斥候情报。

十二架青铜浑天仪分列帐中,齿轮转动声与沙漏的滴答声交织,显示着精确的时间刻度。

当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时,三万陌刀手开始晨练,刀阵演练的破空声惊起寒鸦阵阵。

前锋大营的校场上,五千具改良型床弩正在组装。

这些弩机采用复合滑轮组,可发射三丈长的破城箭。

士兵们将淬毒的三棱箭头浸入火油,在朝阳下泛着诡异的青芒。

随军工匠们正在调试最新的“震天雷“,这种铸铁炸弹内部填装火药与铁蒺藜,引爆时能覆盖方圆十丈的范围。

后勤辎重营绵延二十里,三千辆驷马辎车装载着百万石粮草。

车辕上绑着青铜虎符,每辆车都配备了可拆卸的拒马桩。医疗营内,三百名医官正在用蜀锦制作止血绷带,旁边的陶罐里浸泡着从西域运来的伤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