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使者传意震江东

曹操的使者风尘仆仆地抵达江东,递上册封的文书。

孙权展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吴王”二字,字字如刀,刻在他的心上。

金印在阳光下闪耀着刺眼的光芒,却仿佛一块巨石压得他喘不过气。

殿内一时寂静无声,只有孙权粗重的呼吸声在回荡。

他紧紧攥着文书,指关节泛白,手背上青筋暴起。

“吴王……”孙权喃喃自语,语气中听不出喜怒。

这突如其来的册封,在他看来并非荣耀,更像是一枚裹着蜜糖的毒药。

曹操战败,却还能分出精力来册封他,这背后的用意不得不让他深思。

难道是想借此分化江东,瓦解他辛苦建立的基业?

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孙权感到后背一阵发凉。

他猛地抬起头,目光如炬,扫视殿内众人。

文武百官皆低着头,噤若寒蝉,不敢与他对视。

孙权的心中更加不安,这诡异的平静更像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

他想起周瑜,那个骄傲的,不可一世的周公瑾。

赤壁之战后,周瑜的声望达到了顶峰,隐隐有盖过他的趋势。

而曹操的册封,无疑是给了周瑜一个选择的机会,一个背叛江东,自立为王的机会。

孙权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他仿佛看到周瑜身着王袍,接受曹操册封的场景。

一股怒火在他胸中燃烧,他用力地将手中的文书揉成一团,狠狠地摔在地上。

“公瑾……”孙权咬牙切齿地吐出这两个字,“你究竟会如何选择?”

他猛地站起身,来回踱步,心中焦虑万分。

他知道,他必须尽快做出决断,否则江东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来人!”孙权厉声喝道。

殿堂内,金色的宫灯闪烁,光芒透过雕花窗棂,投下斑驳的影子。

孙权坐在宝座上,扫视殿内,神情凝重。

他的目光从每一个谋士的脸上掠过,仿佛要从他们的表情中窥探出些什么。

然而,周瑜、鲁肃、张昭等人都神色如常,唯有低语的风声,与衣袖的不时轻抖,打破了大殿的沉默。

“诸位,”孙权略一停顿,声音冷冽如覆霜的北风,“曹操欲借册封之名,以挑离间我江东。我该如何应对,各有何见教?”

语毕,一片寂静覆压而下,众谋士面面相觑,各自沉思。

张昭率先打破沉默,“主公,此事确有深意。然则未必不是天赐之机,以观曹操之虚实。”

他的声音冷静且不失沉稳,如一股平缓的水流,在殿内传荡开来。

鲁肃略作思量,缓缓道:“吴王之名非佳誉,然彼欲何,尚不可知。倘曹操心存异图,策应已有久矣。现今急着不已,恐是心腹未妥、意图何必恐。”

周瑜一直面带温和微笑,纯净如水的目光不曾有一刻分离,仿佛探究的刺入,直射向孙权的内心。

他的内心却是翻腾不已,在平静的面容之下,一股深沉的思潮如海浪般起伏不定。

“江左基业百年,岂可轻废?”周瑜沉声说道,略显坚定。

心底却隐隐困惑:如果接受此机会,他将开创一番壮丽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