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你们……”王厚顿了顿,目光如炬,扫视众人,“另辟蹊径!”
众人面面相觑,黄忠率先拱手问道:“主公,不知另辟蹊径,所谓何意?”
王厚起身,走到议事厅中央悬挂的地图前,手指点在荆州的位置上,沉声道:“我欲建立军事学堂,培养真正能征善战的将才!光靠我们几个老家伙冲锋陷阵,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荆州的未来,在于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
众将这才恍然大悟,纷纷表示赞同。
魏延更是兴奋地一拍大腿,高声说道:“主公此举,真乃高瞻远瞩!末将也早就觉得,咱们荆州军,缺的就是系统化的训练!”
王厚满意地点了点头,“事不宜迟,明日起,便开始选拔士兵进入学堂。黄忠将军,此事便交由你全权负责,务必挑选出真正有潜力的苗子!”
“末将领命!”黄忠抱拳应道。
翌日清晨,校场之上,鼓声隆隆。
王厚一身戎装,站在高台上,俯视着台下黑压压一片的士兵。
他锐利的目光扫过一张张年轻的脸庞,仿佛要将他们每个人都看透。
“今日,尔等皆有机会,成为荆州军未来的栋梁!”王厚的声音洪亮,传遍整个校场,“但,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接下来,将进行一系列的考核,包括体能、武艺、兵法等等,只有通过考核者,才能进入军事学堂学习!”
话音刚落,台下顿时一片骚动,士兵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王厚看着他们斗志昂扬的样子,嘴角露出一丝满意的微笑。
接下来的几天,王厚亲自参与了考核的制定和监督,事事亲力亲为,一丝不苟。
他深知,军事学堂的成败,关系到荆州军的未来,容不得半点马虎。
深夜,书房内,灯火通明。
王厚伏案而作,手中握着一支笔,正在仔细地修改着学堂的教学内容。
他时而皱眉沉思,时而奋笔疾书,整个人都沉浸在其中。
教学内容包罗万象,从基本的兵法战术,到高级的战略谋划,甚至还包括一些地理、天文、历史等知识。
王厚希望培养出来的,不仅仅是只会冲杀的武将,更是能够运筹帷幄的将才。
“来人!”王厚放下手中的笔,揉了揉有些酸胀的太阳穴,沉声说道……
“来人!”王厚放下手中的笔,揉了揉有些酸胀的太阳穴,沉声说道。
门外侍卫应声而入,“主公有何吩咐?”
“立刻去请贾诩先生和庞统先生前来。”王厚吩咐道,目光重新落回案上的文书,其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期许。
不多时,贾诩与庞统联袂而至,两人皆是神色平和,显然已经习惯了王厚深夜召见的习惯。
“主公深夜相召,可是学堂之事有了新的进展?”贾诩率先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好奇。
王厚起身相迎,将二人请至桌前,“两位先生,学堂初立,我虽殚精竭虑,但总觉在军事理论与实战经验的传授上有所欠缺。两位先生皆是智谋之士,不知可否屈尊,为学堂的士兵们传授一些经验与智慧?”
贾诩捻须微笑,庞统则是迫不及待地说道:“主公此言正合我意!我早就想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只可惜一直没有机会。如今有了这军事学堂,正好可以让我大展拳脚!”
王厚见二人欣然应允,心中大喜,连忙拱手道:“如此,荆州军未来的栋梁,便要仰仗两位先生了!”
此后数日,贾诩与庞统便成了军事学堂的常客。
贾诩授课,多从战略层面入手,深入浅出地剖析历代经典战役,让士兵们明白,战场之上,不仅要有勇,更要有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