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陈年旧怨

不过吕公着虽然没有答应,但他侄子却是过问了这事,这很显然会是一个不错的突破口!

但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苏颂这边把案情给卡住了!他不松口,下一步的计划进行不下去,所以他们要求苏颂移交案件!

王冈甚至都能想到案件移交后的情况,大理寺肯定也是查无实据,然后案件移交御史台,猎杀也就正式开始!

那现在苏颂不移交案子怎么办?

以王冈的想法自然是逼着他交,用御史弹劾,用民间物议来给他施压。

不过随着他目光一转,看到了如今御史台的权御史中丞李定,这个念头顿时打消了!

李定绝对不能用这么温和的方式来对待苏颂。

因为这两人有仇,还是大仇!

当年赵顼要查探新法在地方上施行的情况,李定时为秀州判官,奉召面圣,在觐见之前李常特地找到他,让他说新法害民,好打消皇帝推行新法的念头。

李定满口答应,进去之后,却大肆赞扬新法利民,让赵顼坚定了推行新法的决心,王安石也注意到了这个聪明人。

随后便推举他为太子中允,权监察御史里行,赵顼也答应了,便让担任知制诰的苏颂拟旨。

苏颂对于李定的破格提拔,果断拒绝,还不是一次,连拒三次,连骂李定三次,惹得赵顼大怒,直接给他撤了,换人上来,方才落实李定的新职位。

李定虽然得到升职,却也是被搞的灰头土脸,原想厚着脸皮,学邓绾“笑骂由人,好官我自做!”,结果又被人弹劾隐匿母丧!

对于这事李定也懵,他生母仇氏早就被他父亲给休了,而且又再嫁了,更何况李定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生母是她,所以没有服丧。

这点其实在礼法上完全是能说的过去的,礼记曰:“为父后者,为出母无服!”

别说他不知道仇氏是他生母,便是知道,也完全不需要服丧!

但旧党却没有放过他,曾公亮、司马光、苏颂、苏轼等人纷纷上书弹劾他不孝,逼着他回去重新守孝!

但那时他人微言轻,只得忍受这奇耻大辱,辞官而归!

事后苏轼还做了一首诗,其中两句是:“西河郡守谁复讥,颍谷封人羞自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