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您可真是……高!

饮食男女 武文弄沫 5914 字 11天前

汽车是什么时候发明的都知道,那汽车是什么时候进入中国的呢?

洋鬼子献给老佛爷那台绝对不是第一辆。

较为普遍的认知,到三一年,国内已经有了国产汽车出现。

注意了,这里说的是国产汽车。

但是,中国的汽车真正成为一个规模的产业,要到1956年大跨步时候才开始。

红星厂被动地从京城工业手里接收的那些破烂摩托车厂以及各种汽车厂就是那个时期的产物。

其实京城工业没有错,时代发展有着必然的试错特性,都那么谨慎小心,社会就不用发展和变革了。

从建国以后,一直到六七年的今年,我们对汽车的需求主要在于兵用和工农业运输。

所以,在大跨步时期出现的民族汽车工业主要是以卡车为主。

这也是一七厂艰苦奋斗也要拿下解放牌汽车的重要原因。

包括一七厂在内,国内汽车制造厂均是在不同载重级别都有采用或仿制或借鉴的方法,推出了国产卡车。

这一点李学武在提出搞羚羊汽车的时候就学的很透彻。

羚羊脱胎于威利斯这台战地吉普车,越野性能优秀,只是有些技术太老了。

所以在更换和更新了部分技术的威利斯立即就焕发出了不一样的青春活力。

这就像女人用了玻尿酸一样,人还是那个人,用着就是有新鲜感。

红星羚羊为什么受欢迎,即便它是打了玻尿酸的仿制品,依旧成为了众多单位趋之若鹜的汽车产品。

除了价格便宜以外,最重要的原因是国内严重缺少吉普车品牌。

这么说吧,你去相亲,俩女的,一个18岁,但二百来斤,奇丑无比,一屁股能坐死你那种;另一个38岁,脸上用了高科技,身材苗条,看着美丽,你选哪一个?

造成这种尴尬的原因就是大跨步时期对生产力工具的重视,忽视了其他汽车的功能需要。

当然了,这一时期也有少量的客车、越野车生产,轿车主要作为公务用车,产量反而较小。

当时各型汽车仿制的对象以毛子产品为最多,但也有不少型号仿自鬼砸、丑国、捷克、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来源非常广泛。

李学武刚回来的时候还没太注意,只觉得大马路上的汽车花里胡哨的。

等保卫处开始跟技术处合作汽车整备业务以后,他这才仔细研究,同时也跟夏中全学习。

越学习,越观察,越可乐。

你瞧着吧,车头是丑国的,车顶是法国的,车屁股是意大利的,发动机是鬼砸的……

这么说吧,就算这些汽车的设计师来了,看见这些拼凑起来的汽车也得怀疑人生。

万国牌汽车不是玩笑话,真有这个品牌的,不过是丑国的,InternationalHarvester(对付看吧,我记得应该是这么拼写)。

李学武给谷维洁解释,红星厂召开供应链大会以前是什么时代?

对,大家还记得,是春秋时代。

那么再往前还有没有的细分了?

李学武认为,五六年开始大跨步时期也是国内汽车工业的一道分水岭。

大跨步结束,也就是六零年以前他称之为汽车工业的蛮荒时代,六零年以后则为春秋时代。

蛮荒时代背景下,每个省、重要市甚至是工业能力较强的区县,都各自成立了汽车制造厂。

你掰着手指头算一算,这里说的还是汽车制造厂,而不是汽车零部件厂或者修理厂。

特别多!多到李学武看着材料上的汽车工业产业名单都觉得中国的汽车工业已经超越丑国了。

但是,不用沙器之解释,他自己也知道,这些名单上的企业有很大一部分已经名存实亡了。

这一次受邀前来的企业和工业代表,其中就不乏曾经的汽车工业管理者或者工程师。

为什么说是曾经的呢?

很简单,大跨步已经在历史的进程中被确定是一个失败的尝试了。

因政策而起,随政策而落。

大浪淘沙,剩下的才是汽车工业的骨干力量。

说的很简单,就四个字,大浪淘沙,可这一过程是损失惨重,痛彻心扉的。

就像历史时期的蛮荒向春秋时代过渡一样,有很多企业倒下了,就再也没站起来。

同样是仿造国外的优秀汽车品牌,但国内的技术储备和汽车工程师的储备良莠不齐。

京城和魔都拥有绝对的技术实力,保存下来的汽车工业也就完备。

李学武手中的名单,京城和魔都的车辆工业厂是最多的。

比较有名的,比如丰台汽修厂、京汽厂、京城二汽、京客厂、京摩厂、汽修四厂等等。

魔都的有上汽、上客、上电、汽车装修厂、农业机械制造公司、货车制造厂等等。

你觉得京城汽车、京城二汽和上汽比较有名,其他都是啰啰对吧?

也对,也不对,区别不在厂区和制造能力的大小,而在于研发能力。

京城汽车制造厂为啥这么牛?

因为它能生产轿车、卡车、吉普车,甚至还能支援其他城市建设汽车制造厂。

仅仅212汽车一项,就有很多小厂子在仿制。

这胸怀,这实力,红星厂是比不上的。

当然了,红星厂的汽车制造厂是三产,自负盈亏,跟京城汽车厂也不是一回事。

他们倒是想不支援了,可他们拿的就是政策这碗饭,必须得这么干。

因为国内目前是不允许企业破产的,工业会出手干预,资产必须被保护。

所以蛮荒时代还是在很平稳的状态下得以向春秋时代迈进。

资源整合的过程中,也就是蛮荒时代向春秋时代过渡的过程,逐渐经历淘汰、兼并、收购形成了一大四小一大堆的局面。

一大就不用说了,必须是一七厂,这是国内汽车工业的发源地,也是擎起民族工业的根基。

一七厂为建国后统筹成立,主要是为了生产仿自毛子Zis150的解放牌CA10中型卡车和红旗CA72大型豪华轿车。

一七厂成立早期是以与毛子技术合作和仿制为主,后期形成了比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

这里必须得提一句,包括二汽在内的很多汽车工业,其实都是一七厂支援建设的。

它的研发和生产能力是很恐怖的,也是这一次供应链大会,红星厂最希望与之合作的企业。

因为一七厂就在东北,红星厂也准备在钢城或者奉城建设仓库式供应链。

以奉城一机厂为主的机加工企业集群,主要的服务对象就是红星厂的工业供应链。

如果能得到一七厂的订单或者零部件支持,那老李敢立即给身在奉城的景玉农打电话,让她收地建仓库,上马这个项目。

可无论是老李还是小李,都知道这个目标很难达成。

你想吧,京城汽车厂想要转身都是这么的谨慎和困难,更遑论国之重器了。

不过大项目不好签,小项目试水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在昨天的展会中,李学武明显能看出一七厂来的领导在展台上驻留的时间比较长。

听讲解员反馈,一七厂领导和技术工程师问的最是仔细,材料领取的也最是全面。

甚至对比材料,站在红星羚羊汽车的旁边,逐一讨论零部件的供应可行性。

所以,李学武在第二天的上午,也就是供应链企业成果展示的时候,重点关注了他们。

再说回一大四小一大堆。

一大说完了,四小大家也不难猜到,就是南汽、京汽、济汽和上汽。

四小中实力最强的是上汽,它是在老魔都遗留下来的汽车装修厂基础上,合并了内燃机配件厂、汽车底盘厂,货车修理厂,以及一些其他小厂成立的。

主要产品是魔都牌SH760轿车,丰收牌拖拉机和工农型手扶拖拉机。

好玩吧,其实上汽也产拖拉机,就像法拉利一样。

所以别瞧见某音上那几个傻哔开着法拉利拖拉机去4S店做保养就觉得多复古和牛哔。

你要开来一台丰收牌拖拉机或者工农型手扶拖拉机去上汽的4S店做保养我才说你够神气!

因为在国外有钱就能买到法拉利,但在国内这个时候,你叫祖宗也不一能能买得来!

嘿嘿,这么一想,是不是觉得劳斯莱斯以前搞的身份验证,非良善之辈不卖车那一套没什么意思了。

其实跟姑娘一样,那层窗户纸(膜)扎破了以后,就不值钱了。

你看看那些成名的大网红,是不是赚到钱以后就买裤里难?

原因就是这么简单,以前裤兜里难掏一分钱,现在我要所要!

玩的就是穷人乍富后急于表现的购买心理,算是一种情绪价值的满足感吧。

四小里排在第二位的就是前身为京城第一汽车附件厂的京城汽车制造厂,主要产品是仿自,毛子Gaz69的BJ212型吉普车。

供应链大会进行到第二天,京城汽车制造厂的王副总继续跟会,看得愈加的仔细了。

沙器之汇报说,王副总今天带了三个老头子来,是厂里的技术大拿。

很想显然是对昨天的二把刀信不过了,也是对供应链大会更重视了。

他们看什么?

看发动机,看羚羊的底盘,看双子座和红牛的零部件供应展。

其实京城汽车厂也试制过小型轿车和三轮摩托车,就是后世小学课本上学过的井冈山牌。

但在当时因为轻型客车需求受到限制,并没有大规模生产。

后来再想生产的时候技术跟不上了,也失去了量产的机遇。

四小中轻型卡车的最大制造商不是京城二汽,而是金陵汽车制造厂,也属于49年之后统筹成立。

京城二汽的轻卡BJ130是去年才研发出来的,生产线还是红星厂与京城第二机械厂参与设计和建设的,二汽副总古力同说正式量产得明年了。

不要觉得二汽很磨叽,去年研发,去年建厂到现在还没有实现生产,要明年才能正式生产,其实已经很快了。

有几个红星厂这样狠砸钱还有支援的幸运儿啊,京城二汽才是常规发展模版。

按照历史进度,京城二汽要到69年才能正式生产呢。

有李学武这只扑棱蛾子使劲地呼扇着翅膀,他们提前一年实现量产,还是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叠加先进流水线的设计,已经是大大滴进步了。

金陵汽车制造厂就没有京城二汽这么幸运了,五八年开始造车,主要产品是仿自Gaz-51的跃进轻型卡车,发动机来自GazM21轿车。

瞧瞧,李学武说的没错吧!

就算Gaz的设计师来了,都得特么相中半天,才能看出这是仿谁的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