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问问怎么了?

饮食男女 武文弄沫 5986 字 19天前

耳目灵通的,早就知道红星厂在全京城搜罗优秀教师,很多停摆的学校,闲置的教师,都收到了邀请。

一方面是没有保证且管理混乱的教学环境,一方面是严肃安全的新学校,这不是一道很难的选择题。

优秀教师齐聚红星联合学校,家长们哪里能不心动。

这股风气和消息反馈上来以后,给李怀德打电话的领导就多了。

当然不仅仅是托关系,更多的是夸赞他在教育上的敢作敢为,勇于担当。

在目前社会环境下,敢于组织办学,整顿教育制度和环境的,还是少数。

甚至红星联合学校的录取通知书都被当成了招生简章被传看。

最严肃的教学制度,让很多人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未来。

谁都不是傻子,糊弄别人行,坑自己孩子的事还真少有。

所以李怀德做的事,真是打破了目前的坚冰,给城里的各所学校树立了榜样。

不过,你当李怀德是傻子?

他当然不是,李学武建议办学校,他也是在充分调查和请示之后才决定的。

从去年开始,上面就在一层一层地,一次一次地约束和缩紧教学体系。

规范学生和教育的通知从去年就下了,这就是一个信号。

最新消息,上面会下达一个终极通知,彻底结束教学混乱的秩序。

红星联合学校的开学,恰恰印证契合了上面的工作方向和精神。

消息灵通的,自然要给李怀德打电话。

能提前预判形势,真抓实干做出了工作成绩,当然是话题中的热门人物。

可以这么说,红星联合学校的建设,彻底让老李镀了厚厚的一层金。

你说他高不高兴?

高兴了,自然要多说一些,严肃一些,给教育管理处一些压力。

——

“李副主任好——”

“哦,你好,王老师。”

李学武从会议室出来,听到有人打招呼,便看了一眼。

却见是赵幼宽的孙媳妇儿王寒露,也是教育管理处办公室的副主任。

他们在这边开会,王寒露负责服务工作。

厂领导她都认识,但最为熟悉的只有李学武。

她倒是很聪明,并没有在会议结束的时候往前凑,只是站在会议室的门口,等对方出来的时候轻声打了个招呼。

这样做足够让学校里其他同事知道自己认识他。

同时,如果李学武对学校有什么需要了解的,也可以就在门口询问她。

这算是一种小聪明了,也可以说日常工作中学习到的技巧。

李学武并没有在意她的小心思,笑着点点头,随口问道:“赵老师教几年级?”

“八年级,谢谢领导关心。”

王寒露被李学武问的一愣,随即脸色有些异样地红,但嘴里回答的很客气。

他这么问是什么意思?难道知道了自己的事?是瞧不起自己,还是提醒自己?

李学武哪里会知道她在这一瞬间想了这么多,只是随口一问便过去了。

陪着李怀德往楼下走,在办公楼前,由景荣带队,管理处一众同志来送。

“回去吧,把教育工作抓好。”

李怀德站在车边,看着景荣以及众人,说道:“红星厂的未来就交给你们了,拜托诸位了。”

说完,很是郑重地微微鞠躬,惹得众人齐齐让了一步。

李学武是想回自己车上的,但被老李招手示意一起上了轿车。

在管理处众人的目送下,车队缓缓离开校园。

“幼儿园有了,年轻家长们更放心了,小学和中学有了,基础教育更丰富了,我更关注职业教育学院啊。”

李怀德在车上跟李学武念叨着:“开展多个学科教学,兼顾全厂所有培训教学任务,压力是很大的。”

“压力主要有两个方面,”李学武点点头,认同道:“一个是人,一个是钱。”

“需要更专业,更优秀的教师团队,需要更完善的教育基础环境。”

他看向李怀德无奈又憧憬地说道:“任重而道远,非一日之功啊。”

“是啊,任重而道远啊。”

李怀德长长地出了一口气,点头说道:“我现在有点理解你当初跟我说的意思了。”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他看向李学武突然地笑了笑,问道:“你觉得红星联合学校,或者说红星厂的教育体系要多久才能实现自负盈亏?”

“三年?或者更短时间内吧。”

李学武挑了挑眉毛,笑着说道:“您应该是看到财务处提交的报告了吧?”

“目前的教育资源足够招收更多的学生,未来还会有学生申请入学的。”

他倒是没有意外老李的小气本色,刚说完教育,这会儿又谈钱了。

很正常,没有钱谈什么教育。

红星厂投资了这么多,再没有更多的财务资源往这方面投入了。

老李自然是希望教育体系越来越好,但也不希望越投越多。

“学费是办学收入的主要来源,但绝对不是唯一的来源。”

李学武提醒老李道:“校企合作应该会在未来三年内实现,教材和教辅的推广、销售也能带来一些利润……”

“我不求红星厂能在办学中赚钱啊,”李怀德张了张手掌,笑着对李学武说道:“我也不求三年内实现自负盈亏。”

“五年,只要五年内实现自负盈亏,进入到你说的那种良性循化发展模式,我就很知足了。”

“那绝对没有问题,我给您保证。”

李学武笑着说道:“教育办学其实是一个虹吸的过程。”

“也就是说,教学环境越好,教育水平越高,教学成绩也就越好!”

他解释道:“教学成绩越好,学生的家长越追逐学校,把孩子送进学校。”

“只要充分地保证生源,红星联合学校对外输出上是能实现盈利的。”

他拍了拍老李的膝盖,提醒道:“三年后,红星厂招工剩下的毕业生,都将是联合工业单位争夺的工业人才。”

“您说,我们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能这么轻松的就给他们吗?”

“哈哈哈——”

——

“赴日考察团回报,飞行器生产线拆改装工程进展顺利,”孔晓博汇报道:“考察团队成员已经融入到了工程团队当中。”

“嗯,技术层面上你更了解一些。”

李学武靠坐在椅子上,点了点孔晓博问道:“就传回来的资料和掌握的情况,你估计他们能不能充分掌握这些技术?”

“当然了,宽泛地说就可以。”

他摊了摊手,道:“我确实不懂技术,更没有你们专业的眼光和认知。”

“所以,只需要告诉我结果和结论就行,”他指了指头顶道:“我是要汇报给领导听的,必须让他明白考察团的工作做到哪一步了,有什么结果了。”

“我明白您的意思了!”

原701项目组主任,现红星厂技术处副处长孔晓博想了想,回答道:“任何成熟且被应用于生产的技术都是有壁垒的。”

“飞行器从设计到生产,一路都是需要高尖端技术和人才来支撑的。”

他看着李学武说道:“评估我们目前所掌握的技术和人才储备能力,应该是能够满足基础生产工作的。”

“也就是缺乏独立完成复杂生产工作,缺失处理特殊生产情况的能力?”

李学武微微皱眉道:“你说的应该是这个意思吧?”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孔晓博面色为难地说道:“考察团队需要在半年的时间内完全了解生产线的全部技术,这本身就是一种难题。”

“而要熟悉并能了解生产线所有技术应用,这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他认真地看着李学武解释道:“这不是出售方的问题,也不是考察团的问题。”

“技术和能力都需要时间来消化和积累,希望您能跟领导解释,我们需要一些时间。”

“我明白了,技术和时间上的矛盾对吧?”

李学武想了想,问道:“如果单纯地堆叠技术人员,能否缩短这种时间?”

“当然能,但越是到最后,这种影响因子就会越小。”

孔晓博看了一眼身边的夏中全,他知道红星厂的技术工作都归对方管。

如果需要更多的技术支持和政策倾斜,李学武一定会听对方的意见。

但他也是技术处的负责人,花钱和办事是很矛盾的,是需要负责任的。

钱花多了,事没办好,再想要钱就难了。

红星厂谁不知道李主任最特么抠了,经费审批如果过不去李副主任这一关,那到李主任那里彻底完犊子了。

“你跟夏总商量一下,拿出个人才应用和培养方案。”

李学武揉了揉额头,看向两人说道:“我不管你们怎么搞,明年生产线安装,年底生产时必须实现自主管理。”

“我不允许红星厂的生产车间由小鬼咂来指手画脚,厂领导也不会允许。”

他敲了敲桌面,强调道:“一年多的时间,足够你们准备和吃进技术了吧?”

“实现生产的第二年,要完全脱离小鬼砸的技术支持,并且拥有基本的研究能力。”

李学武坐直了身子,看着两人认真地说道:“这就是我对你们的要求,能不能做到?”

“能做到,我就按照我的思路跟领导汇报,做不到,你们自己想办法。”

他手指点了点,说道:“要人给人,要钱给钱,我的能力就这么些了。”

“没问题,李副主任!”

孔晓博咬了咬牙,很是坚定地保证道:“您的要求我们一定会完成。”

“那就好,我相信你们能做得到,”李学武示意了夏中全交代道:“两个工作跟一下。”

“一个是加大相关人才的选调工作,一个是监督教育体系专业制造人才的培养工作。”

他喝了一口热茶,道:“这种卡脖子的事以后会经常遇到,技术给咱们都不会用,也理解不了,滋味太难受了。”

“所以艰苦奋斗,自立自强的精神还要讲,要给同志们讲清楚,咱们还很落后,还要努力追赶!”

——

“上面的文件收到了吗?”

周三食堂做了炸酱面,来吃饭的人很多。

李学武刚打好了面条,程开元便跟了过来。

“程副主任——”

李学武先是打了个招呼,这才问道:“您说的是严抓严管生产纪律的文件?”

见对方点头,他继续说道:“收到了,保卫组内部开了个办公会,商量了一下该如何执行。”

“生产那边是什么意思?”

“按上级指示精神办,”程开元夹了一些黄瓜丝和豆芽,回头对李学武问道:“你要不要?”

“谢谢,少来点就行。”

李学武递过饭盒,由着对方帮忙填了些菜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