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堂屋对话》

嫂子一听朱墨这话,眼眶不由自主地泛红,“这年头,连老鼠找食儿都得靠运气,咱们这些土里刨食的农村人,又能指望什么呢?世道比黄连还苦,日子紧巴巴的,家里早已揭不开锅,若不是你们回来,我还真不知该如何是好。村里稍微有点门路的人家都走了,剩下几户逃荒的,救济粮也不知所踪,这日子,真是比黄连还难以下咽。”

朱墨凝视着嫂子潘燕,尽管已为人母,但那份风韵犹存,岁月似乎对她格外宽容,未曾在她的脸上留下太多痕迹。二十七八岁的年纪,正是人生中最绚烂的花季,即便生活的艰辛让她的皮肤略显粗糙,但那双眼睛,却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闪烁着智慧与坚韧的光芒。

“嫂子,你们真是太不容易了。”

“有啥不容易的,这都是命。倒是你,小墨,我就这样叫你吧,这一路颠簸,肯定累坏了。”

“不累,嫂子,你随便叫!只要别叫我老朱就行,听起来跟猪八戒似的。”

这时,老大秦爱莲拿着一个小火炉子走进来,温暖的气息瞬间驱散了室内的寒意。“快暖和一下,这天冷得跟冰窖似的。”

“没事,我年轻,抗冻!就是美芳,她一直惦记着你们,一路上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

秦美芳一听脸一红说:“哪有!不过,朱大哥那可是大好人,时刻想着咱家。嫂子,咱得赶紧给朱大哥准备点好吃的,这一路又冷又饿的。”

嫂子一听,脸上露出尴尬的神色,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对对对,看我这记性,家里这……这……连个像样的也没啊!”说着,她无奈地看向秦美芳,眼中满是歉意。

秦美芳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家里的情况,便提议道:“要不就用朱大哥今天带来的粮食吧,反正朱大哥也不是外人。”

“这咋行呢?哪有拿客人的东西做人情的道理。”

朱墨一看情形,连忙摆手带笑劝说起来:“嫂子,您这客气劲儿可真是见外了。我带的东西纯粹是想着给家里添点啥,咱们这关系,跟一家人似的,还分你我他?又不是外人!”说着,朱墨便自个儿动起手来,大米、野鸡野兔猪肉一股脑儿地往外搬,还有奶粉、罐头、奶糖这些个“宝贝”,全给亮了出来。这一出手,直接把几个女人惊得下巴都快掉了,心里嘀咕:这得是啥家庭条件啊?不是说也是从村里出来的嘛,怎么这好东西跟不要钱似的往外拿?瞧瞧美芳,真是祖坟冒青烟了,找了这么个能干的男人,简直是掉进福窝里了!

嫂子一听朱墨这话,心里头那叫一个暖和,跟喝了热汤似的。琢磨了一会儿,觉得朱墨说得也在理,便笑眯眯地点了点头:“行嘞,那我就不跟你客气了。我这就去给你整点好吃的,让你尝尝咱家的手艺。”说完,她拉着秦美芳,俩人风风火火地奔厨房去了,锅碗瓢盆一顿乱响,烟火气儿立马就把整个屋子给笼罩了。

留下秦爱莲和朱墨在堂屋里,两人相视一笑,气氛渐渐变得尴尬起来。

朱墨瞪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秦爱莲,心中由衷地赞叹:“爱莲,好名字,人美名字也好听。这姑娘,真是水灵灵的,活脱脱就是春天里最美的花。二十左右的年纪,放到后世,说不定还在读大学呢!可惜啊,这时代的重担却像座大山似的压在她肩上,让人看着都心疼。”

秦爱莲被朱墨那火辣辣的眼神看得脸颊绯红,像是熟透的苹果,也不羞涩,和朱墨对视着,长发披肩。更是增添了几分妩媚,让朱墨心里直痒痒,恨不得立刻化身骑士,将她护在身后。

秦爱莲她可是小辣椒,大大方方地打破了沉默:“喂,你这么看着我干啥?是不是觉得我这大姐大当得挺不容易?我三妹肯定跟你嚼舌根了。”

“嘿嘿,知道一些,知道一些。”

“家里的担子可不轻啊,爹娘和大哥都走了,弟弟妹妹还小,啥都得我这个大姐和嫂子操心。幸好有嫂子在,她可是个女汉子,不然这日子可真没法过。现在那些村霸痞子都欺负到我们头上来了,我们姐妹不泼辣点怎么行?”

“放心,以后有啥事就找我,我还是能摆平几个小混混的。”

“谢谢!我本来还有个未婚夫,可几天前被退婚了。哎!这年头,粮食比金子还珍贵,家家户户都为了一口吃的发愁。男方一看我嫁过去就要多一张嘴吃饭,立马就撂挑子了。这不,饥荒一来,他们家更是反悔得彻底,跑过来大闹一场,非要我们把订婚的粮食还回去。你说,这像话吗?”

“唉,这年头,真是啥奇葩事儿都有。粮食短缺,物价飞涨,老百姓的日子是越过越紧巴了。”

“我嫂子为了这事儿,可是费了好大劲儿才从队长那儿借了五块钱,总算是把这事儿给摆平了。现在啊,我可是恢复自由身了,不过都成了村里的老姑娘了。村里那些长舌妇整天在背后嚼舌根,真是烦人。”

“别难过了,咱俩都是天涯沦落人,我也一样。放心,总会好起来的。以后有啥难处就找我,说不定哪天咱俩就能翻身农奴把歌唱了。”

“嗯!你这话我爱听!”

嫂子一听朱墨这话,眼眶不由自主地泛红,“这年头,连老鼠找食儿都得靠运气,咱们这些土里刨食的农村人,又能指望什么呢?世道比黄连还苦,日子紧巴巴的,家里早已揭不开锅,若不是你们回来,我还真不知该如何是好。村里稍微有点门路的人家都走了,剩下几户逃荒的,救济粮也不知所踪,这日子,真是比黄连还难以下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