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宋晓梅兴奋难耐,来找梁书韵,“书韵,我告知我爸妈了。红酒馆的事,我打算近期就做。”
“而且,有个好消息,我爸妈知道我自己买了房。他们把原想给我买房的钱,折算出来给我买铺面。”
这笔钱,她用得心安。
她爸妈给她哥买了房,他们自己也买了一套。
其实,他们还给宋晓珊也买了一套。
但他们并不让宋晓珊知道。一切只看宋晓珊能否改邪归正。
至于宋晓梅,她自己有房住,再多一套房只是锦上添花。
所以他们给她买铺面。
家里三个孩子,她哥哥有的,宋晓珊有的,她宋晓梅也有,这没问题。
梁书韵挑一挑眉,“这么说,我们小宋总,现在不仅有房,还有店铺?”
宋晓梅笑着点头,“嗯,是的。我们现在有店铺,进货渠道。”
“我们只要再上下打点一番,锁定社会圈层,我们就能做我们想做的事。”
梁书韵想了想,“上下打点这点好办。锁定圈层,你打算如何做?”
宋晓梅勾唇浅笑,“我去静安宾馆、希尔顿酒店和锦江饭店咖啡厅,多转几圈。”
“那里涉外高管、招商部门、领事馆员和本地单位办公室的人员,都多。”
“我英语口音还行,以前练过,总归能和他们搭上几句东西好不好吃之类的话。”
“只要能搭上话,就有机会和他们进一步说话。”
“拔出萝卜带出泥,能搭上一个,就能连带搭上一圈。”
“到时,我再办个红酒原瓶窖藏品鉴会,邀请他们参加。我们和他们的联系,自然能更近一步。”
“总之你放心,我知道怎么做,我也会注意分寸。”
梁书韵点头,“既然你心里有谱,那我就不多说了。品鉴会我跟你一起办。到时,我们须得办得漂亮。”
“想办得漂亮,我们得加深红酒稀有漂亮的社会印象。”
现在这时代,红酒少见。
虽然少见,社会名流们也能接触到。
但即便能接触到,也不妨碍他们觉得红酒稀罕。因为这种社会物资,他们能接触到,别人接触不到。
一旦社会物资稀有,自然有人稀罕。
甚至一些更名贵的酒,比如勃垦第地区的红酒,罗曼尼康帝,勒桦等,哪怕在后面红酒物资丰富的世界,它们也极受追捧。
原因是,它们少有。世界上七八十亿人,只有酒庄名单里的两三百人能直接买到它们。
更遑论,在90年代的华国,红酒资源并不开放。社会上流通的红酒资源少。
“我们可以在外滩沪市总会的外面,做为期一个月或两个月的广告。让外头的人知道,存在这么个难得的红酒。”
“同时,我们可以在静安希尔顿酒店大堂入口,或在礼宾台旁边,做一个水晶酒柜,展示我们的红酒。”
“我们要在这些仅少数圈层人能进入的场合,给他们留下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