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家庭伦理大戏

张新莹气不打一处来,“别忘了你们是因为什么而来的。”

“你们是真要讨伐那小棺材不讲人伦,没有孝道吗?”

“我早告诉过你们,那小棺材,不会理会他爸爸。你们非不听,还要来。”

“现在碰一鼻子灰,又来怪我!”

“行了,你们是收了钱的,我也是收了钱的,赶紧想着怎么把这件事干好。”

记者满肚子气。

他作为一个新闻从业者,他也有他的脑子和道德评价标准。

可他工资低,他没钱,他也没住房。

他都快饿死了,什么狗屁脑子和道德评价标准,统统先放一边。

他想赚钱。

这次,不仅有人出高价,让他们整出一部有热度的家庭伦理大剧,他还能把这则新闻,大肆炒作热卖。

狗血的家庭伦理新闻,最能成为市民茶余饭后的热点。

他这次,一定要把这则故事,写得有争议,让全民互动,给他源源不断的热度。

有热度,就有流量,他就有钱收入。

还是那句话,他要赚钱,道德标准统统放一边。

调解员说:“按照剧本,有了开头赵卫卿不见濒死亲父的争议点,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该去找街坊邻居,调查他不去见老父亲的原因。”

“听听邻居们对此怎么说,听听他们的看法。”

张新莹得意地笑:“邻居我都准备好了,就等着你们去采访。”

“我保证邻居说的,都是赵卫卿那对棺材母子,素来阴郁神经病,对倒插门的老荣非打即骂。”

“老荣每天生不如死,每天活在压迫和打骂中。”

“但老荣仍是一个模范丈夫,他对他们母子,仍尽心尽力地照顾。”

“赵卫卿妈妈却是神经病,天天靠吃药维持清醒。后来她实在发癫,自我了结。他妈妈的死,和老荣没关系。”

“赵卫卿受了他妈妈的教唆,才对老荣怀恨在心。老荣其实并没做对不起他们母子的事。”

“老荣没做错事,却被儿子记恨一辈子,老荣属实无辜。”

“而我和老荣,是在赵卫卿的妈死后,才领证在一起的。这点毋庸置疑。”

“赵卫卿小棺材没了指摘我的点,他还做得如此奇葩、不孝、没人伦,那他就是千人骂,万人唾弃的不孝子!”

“市民戳他脊梁骨,都能戳死他。”

记者十分赞同,点头说:“这个争议点能行,容易引起别人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