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她依照上辈子的记忆,能知道一些高端品牌新的样式和设计,她也不足以以此打破外国的封锁和偏见。
真正上升到用设计和款式碾压对方的设计,外国就会用封锁和偏见,来打压她们这一方。
用外国那些人的话来说,是动了他们的奶酪。
动他们奶酪的人,无论做出的东西如何,都要无差别承受他们的偏见与攻击。
但外国那些人会害怕强者。当别人的综合实力强于他们,他们就会反过来主动承认,别人的东西多华美,多受追捧。
当自身实力足够强,自有大儒替我辩经。
所以,还得综合实力强了,才能做进出口贸易的话事人。她们还需要时间。
目前的状况,如果她想走外销这条路,最适合她的法子,是她自己拉来外国订单,她再找国内的工厂做。
但如果得这么做,这件事就不着急了,得从长计议。
她还是先做好国内单子,国外的单子先不急。
打定好主意,梁书韵不再急于认识外贸部。但认识一下也可以。
她对冯德远笑,“辛勤的您,是我要效仿对象。”
“对了,冯厂长,前面是外贸部的何部长,和非常厉害的潘科员,您要过去打声招呼吗?”
先前陈泽聿说的那位去年干一亿外汇储备的科员,叫潘晨曦。
她是刚才听许厚华给她介绍的。
她更想不到的是,看着有点不着调的许厚华,是广市名门望族许家的人。
他还是正经嫡子嫡孙。
许家在广市是有头有脸的人家。
许厚华对她介绍了许多人。
但梁书韵还没有正经的理由,去和那些人打招呼。
如果没正经理由,就去打招呼,对方最多出于礼貌对她一笑,回头把她忘掉。
这么打招呼,一点意义也没有。
她不想这么干,她想做有意义的打招呼,让人把她记入心里。
而和冯德远一起去外贸部面前刷存在感,能让她的打招呼,变得有意义许多。
毕竟,冯德远的工厂,是在广市拿得出手的制衣厂。
冯德远此次前来,就为她们套套近乎,“那梁老板,我先失陪,我过去转转。”
梁书韵微笑,“冯厂长,我和你一起过去。”
冯德远急了,“别啊梁老板。你我是竞争关系。你是卖衣服的,我也是卖衣服的。你作为我的对家,你跟我过去,你这不是抢我饭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