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学习心理学以外,姜淤泥还会去学习社会学和沟通学。
这两个学科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他弥补自身的缺点。
社会学——侧重从宏观层面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互动模式,以及这些关系如何受到社会结构、文化规范的影响。
例如,不同社会文化下的交往礼仪差异,便属于社会学的研究范畴。
社会学可以帮助姜淤泥跳出个人视角的局限。
用“社会放大镜”看清现象背后的结构性逻辑,理解个体行为与社会环境的深层关联。
从而更理性地认知世界、应对生活。
沟通学则是作为更细分的应用学科,专门研究交往中的信息传递、表达技巧、倾听艺术等实操方法。
是将社会学与心理学理论转化为具体交往能力的桥梁。
姜淤泥通过学习沟通学可以更高效地帮助他传递信息、更精准地理解他人,并更妥善地处理人际关系,从而减少误解。
他还学习了非语言信号,如肢体动作、语气一类。
还有解读和“换位思考”的技巧,让他真正能够听懂对方话语背后的需求与情绪,而非仅停留在字面意思。
让他知道同一句话,在不同的场景、不同的语气,以及不同的表情下会有不同的意思。
他需要通过除文字以外的其他信息捕捉到说话者真正想表达的意思。
之前的他根本不懂这些,以前的他除了血腥和残暴以外,其实就是一张白纸。
或者说他就像是一张染血的白纸,上面除了红色以外,没有任何的颜色。
而虽说这些东西需要他在实践中感受,这些从网络上学习得来的内容更偏向于概念理论。
但起码也是理论,至少让他知道会有这么一个概念。
而不是非要等他经历过一遍类似的事情才知道“原来会这样”或者“原来会那样”。
亦或是产生“早知道那些更好了”这样的想法。
“姜老师,你在看什么?”唐颖梨来到他身旁坐下,轻声问道。
其实在她问出口的一瞬间,便已然知道姜淤泥在看什么了。
因为姜淤泥并没有遮遮掩掩,她能清楚地看到姜淤泥手机屏幕中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