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军工部不再是来求技术的,而是来带着成果,直接震碎电子所那些学院派的固有认知,让他们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工业突破!
……
京城,科学院电子所会议室。
此刻,会议室内烟雾缭绕,茶杯碰撞声不时响起,气氛凝重得能滴出水来。
长桌上的文件堆得老高,几位留苏专家眉头紧锁,年轻研究员们争论不休,空气中弥漫着焦虑与疲惫。
“毛熊给的图纸参数有问题!阴极涂层总是不达标,导致电子管寿命不到五十小时!”
一名戴着老花镜的资深研究员愤愤地拍着桌子,声音里透着几分无奈。
“真空泵的漏气率太高,成品率不足5%,咱们连最基础的电子管量产都做不到!”
另一位灰发的工程师一脸苦涩,拿着一张密密麻麻写满数据的草稿纸,不停地摇头。
“漂亮国的《电子工程期刊》上说,晶体管才是未来,但问题是,我们连像样的电子管都没搞定,还谈什么晶体管?”
一名年轻的留学归国博士摊开手,脸上写满了挫败。
整个会议室一片沉闷。
“难,太难了!”
老所长陈国安长叹一口气,摘下眼镜揉了揉眉心。
他们这些人,谁不想突破?谁不想让龙国的电子工业站起来?
可现实摆在眼前,毛熊的技术不肯全给,漂亮国更是封锁得严严实实,他们只能在夹缝里摸索,进展极为缓慢。
他环视一圈,看着底下一张张愁苦的脸,心里一阵无力。
“要是再没有进展,咱们的雷达、通讯设备,还是得靠进口……”
老所长喃喃道,眼里满是无奈。
就在这时,会议室的门被人推开了。
门口,周处长大步流星地走进来,一身军工部的制服,手里还拿着一份盖着鲜红印章的文件。
“周处长?您怎么来了?”
老所长一愣,赶忙起身相迎。
军工部和电子所的关系向来微妙,电子所是学术研究机构,而军工部则是实际工业生产单位,双方在电子管问题上一直有分歧。
电子所认为军工部缺乏专业性,而军工部则觉得电子所的研究脱离实际,纸上谈兵。
因此,双方虽然合作,但小摩擦不断。
今天,军工部突然派人闯入会议室,肯定是有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