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久等了,";李长生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依然炯炯有神,";今天我要向大家展示';东方-1号';的完整设计方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陈明远坐直了身子,眼睛紧盯着李长生,半信半疑的表情挂在脸上。作为留苏派的代表,他对李长生的";跨越式发展";理论始终抱有怀疑。
李长生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微微一笑,指挥助手们开始铺展图纸。
一张巨大的手绘图纸在众人面前徐徐展开,图纸上密密麻麻的线条、符号、计算数据精确到毫米,连每个接点的电压值都标注得一清二楚。
图纸的顶部,";长城-1号计算机架构图";几个大字格外醒目。
";这是...";陈国安睁大了眼睛,";完全不同于毛熊的设计!";
李长生点点头,手指轻轻划过图纸:";我们不走毛熊的老路,我设计了一套基于冯·诺依曼结构的改进架构,采用16位并行总线,磁鼓存储器与晶体管寄存器协同工作。";
陈明远猛地凑近图纸,眯着眼睛仔细审视每一个细节:";这...这不可能!冯·诺依曼的架构是极其复杂的理论体系,毛熊和漂亮国都需要几十位专家花费数年时间才能设计出一套可行方案,你一个人如何...";
他的声音戛然而止,因为图纸上的细节实在太过精确,每一个线路连接、每一个元件参数都考虑得极其周全,甚至预见了可能出现的故障点和解决方案。这绝不是一个外行随便画出来的东西。
李长生不理会陈明远的质疑,继续解释:";传统冯·诺依曼结构的瓶颈在于存储器与处理器间的数据传输速率,我设计了一套缓存系统,可以大幅提高数据交换效率。";
他指着图纸上一个复杂的模块:";这是存储控制单元,可以根据程序执行频率自动调整缓存策略,提高运算速度至少三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