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集中在一起

就这样,一个接一个的功能模块被设计出来,经过优化,然后投入生产。每一次成功都为团队注入新的信心,每一次失败都成为宝贵的经验。

进入十月,随着基本功能模块的陆续完成,李长生开始了第三代计算机的整体架构设计工作。与传统的电子管或晶体管计算机不同,这台计算机将完全基于集成电路芯片,体积更小,功耗更低,速度更快,可靠性更高。

";我们的目标是什么级别的计算机?";赵刚在一次规划会议上问道。

";至少要达到每秒执行10万次基本运算的水平,";李长生回答,";相当于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大型计算机的性能,但体积只有它的二十分之一。";

根据这一目标,李长生设计了一个包含中央处理器、内存、输入输出控制器等核心部分的完整计算机系统。

中央处理器由算术逻辑单元、控制单元和寄存器组成,能够执行基本的数学和逻辑运算;内存系统采用新型的半导体存储技术,比传统的磁芯存储器速度快十倍;输入输出控制器则负责与外部设备的数据交换。

";系统太复杂了,";一位系统工程师担忧地说,看着密密麻麻的设计图,";我们真的能做出来吗?";

";能,一定能,";李长生坚定地说,";我们已经攻克了最难的部分——光刻机和集成电路,剩下的就是细致的工程实现问题了。";

为了确保设计的可行性,李长生采用了一种模块化的方法,将整个系统分解为相对独立的功能块,每个功能块先单独设计、测试,然后再整合到一起。这种方法大大降低了系统的复杂度,提高了开发效率。

";今天我们测试的是算术逻辑单元,";在一次子系统测试中,李长生对在场的工程师说,";它是中央处理器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所有的数学和逻辑运算。";

几位工程师小心翼翼地将一块电路板连接到测试仪器上。这块电路板上集成了数十枚自主研发的芯片,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算术逻辑单元。

";开始测试,";李长生下令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测试仪器开始向电路板输入一系列预设的测试数据,电路板迅速处理这些数据,并将结果返回给测试仪器。一台连接着的显示器上,不断闪现着测试进度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