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拿出一叠厚厚的技术资料,分发给每位科学家:"这是完整的设计图纸和工艺流程。阅读后,你们会明白我们为什么能够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
科学家们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随着阅读的深入,他们的表情从怀疑逐渐变为震惊,再到敬佩。
"这……这简直是天才般的设计!"机械工程师刘博士喃喃自语,"跳过了至少三代技术演进!"
"光刻工艺竟然如此精简高效,完全避开了传统工艺的瓶颈!"光学专家李教授惊叹道。
老周放下图纸,双手微微颤抖:"李科长,这不仅仅是一台计算机,这是一场科技革命啊!"
李长生神色平静,但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现在你们明白为什么我们要如此保密,为什么要争分夺秒了。这项技术,将决定我国未来五十年的命运。"
他指向墙上的时钟:"现在是五点二十。从这一刻起,所有人不得离开总装室,直到'曙光一号'完成组装。我们的目标是48小时内完成主体工作。"
房间里一片寂静,随后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
"为国争光,义不容辞!"老周第一个站起来,高声宣誓。
其他科学家纷纷响应:"坚决完成任务!"
李长生点点头,脸上浮现出难得的笑容:"好!那么,组装正式开始!"
总装室立刻热闹起来。科学家们分成几个小组,按照李长生制定的计划,同时开展各项组装工作。
"记住,我们实行'三检'制度。"李长生高声宣布,"每一个零部件,每一个环节,都必须由三人独立检验,确认无误后才能进入下一步。宁可慢一点,也不能出错!"
组装工作井然有序地进行着。
电子组负责集成电路的焊接和测试,机械组负责主体框架的组装,光学组负责光刻系统的调试…………
李长生像一个永不疲倦的陀螺,在各个工作区域之间穿梭,解答问题,指导操作,检查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