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完全同意,首长。"赵刚立刻回应,"我们欢迎任何形式的评估和检验。"
"好,那就这样定了。"老者合上文件夹,"评估小组将包括科学院的顶尖院士、军方技术专家和有留苏背景的科学家,确保评估的权威性和全面性。"
"还有一点,"老者补充道,声音突然变得更加严厉,"在评估结果出来之前,这件事情绝对保密。一旦走漏风声,将按泄密处理,后果严重!"
"是,首长!"赵刚挺直腰板,郑重承诺。
会议结束后,赵刚立刻返回研究基地,将高层的决定通知了李长生和团队成员。
李长生听完汇报,表情平静如常:"三天时间,足够我们做好充分准备了。"
"你看起来很有信心。"赵刚观察着好友的表情。
李长生微微一笑:"因为'曙光一号'的实力足以说服任何人,无论他们多么怀疑。"
赵刚神色复杂地看着李长生:"高层对这个突破持谨慎态度是正常的。毕竟,这种跨越式的进步……太不寻常了。"
"我理解。"李长生点头,"在科学发展史上,每一次重大突破最初都会面临质疑。我们的任务就是用事实说话。"
"那么,我们该如何准备?"赵刚问道。
李长生思考片刻:"准备三套测试方案。第一套是基础性能测试,验证'曙光一号'的运算速度和精确度;第二套是实用性测试,展示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套……留作底牌,应对可能的特殊要求。"
接下来的三天,整个团队全力以赴,为即将到来的专家评估做准备。李长生亲自检查了"曙光一号"的每一个系统模块,确保一切运行正常。技术团队则准备了详细的技术文档和测试数据,以备专家查阅。
同时,基地的安保级别再次提升。额外的警卫被部署在关键位置,所有人员出入都要经过多重检查。甚至连送餐的工作人员也必须有特殊通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