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4章 山货,经验

“喜栋子,快点跟上!别磨蹭!”

“好嘞,知道啦!”

以前,有个从东北来的老猎人给夏长海讲过这么一段往事。

在国内三年困难时期,山东那边闹大饥荒,日子过得特别艰难。

可当时大家都听说东北那地方可好了,到处流传着“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这样的说法,意思就是东北的野生资源丰富得很,不愁吃的。

于是,好多山东人就带着全家老小,一路奔波往东北迁移,这在民间就叫做“闯关东”。跟山东等地的饥荒惨状比起来,东北的情况确实要好上不少。

虽说在东北也没办法保证每个人都能吃得饱、穿得暖,但只要人勤快些,愿意多出力,最起码不会被饿死。

不过,那些从外地来东北的人面临一个大难题,他们没有本地户口。

在那个时候,没有本地户口可麻烦了,想找个工作特别难,没有一家国营单位愿意接收他们。他们既不是本地人,又没有自己的土地,没办法,很多人只能靠做些副业来维持生计。

在东北的山区和林区,副业主要就是打猎和采山货这两类。

采山货,说白了,就是到山里去采集各种东西。

像木耳、五味子、核桃、蘑菇这些,都是常见的山货。

这个行当一直延续到现在。在采山货里,采参是最赚钱的,但难度也是最大的,不是谁都能干得了的。

山货在其他地方可能很值钱,可在东北,因为产量大,大家都见得多了,也就不觉得稀罕。

所以,不少人就把心思打到了打猎上。

不得不承认,打猎确实比采山货来钱更快。像松鼠、野兔、马鹿这些野生动物,除了少数几种,比如野猪、獾子之类的,大多数野生动物的皮毛都能拿去卖钱。

就拿黄鼠狼来说吧,它还有黄皮子、黄叶子这些别称。它的皮毛,官方回收价公的能超过30块,母的也能有20块。

松鼠呢,也有人叫它灰狗子,它的皮毛更贵,一张差不多能卖50多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