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气氛凝重而压抑。金黄色的琉璃瓦在阳光的照耀下折射出刺眼的光芒,透过高大的窗棂洒落在光洁的大理石地面上,却未能驱散弥漫在空气中的紧张气息。文武百官分列两排,神色各异,有的面露担忧,有的则饶有兴致地观望,等待着一场激烈交锋的展开。
今日的议题聚焦于官员升迁制度改革。这一话题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引爆了朝堂的热议。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墨轩稳步走出队列,身姿挺拔,神色镇定自若。他深知此次改革意义重大,关乎朝廷的长治久安与人才的选拔任用。
墨轩微微躬身,向皇帝行了一礼,声音洪亮而清晰地阐述起自己以政绩为核心的改革方案:“陛下,当今之时,国家发展日新月异,旧有的官员升迁制度已难以适应时代的需求。臣以为,应以政绩作为官员升迁的核心标准。政绩乃官员在任期间为国家、为百姓所做出的实际贡献,唯有以政绩论英雄,方能激励官员们积极进取,务实做事,真正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他条理清晰地列举出一系列具体措施,包括建立详细的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涵盖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治安等多个方面;定期对官员的政绩进行严格评估,确保考核结果真实可靠;对于政绩突出的官员,给予破格提拔的机会,而对于政绩平平或无所作为的官员,则进行相应的降职或淘汰。
皇帝坐在龙椅上,微微颔首,认真聆听着墨轩的陈述,眼中透露出思索的光芒。部分大臣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他们深知旧制度的弊端,期待此次改革能为官场带来新的活力与气象。
然而,顾辰却眉头紧锁,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不满。自从在宫廷宴会上见到苏婉与墨轩亲密无间后,他对墨轩便心生偏见,此刻见墨轩提出改革方案,便不假思索地决定予以反对,试图借此打压墨轩。
顾辰跨步而出,双手抱拳,语气强硬地说道:“陛下,臣以为墨大人的方案太过激进,实难苟同。资历在官员升迁中至关重要,不可忽视。为官之道,不仅在于一时的政绩,更需积累丰富的经验与深厚的人脉。资历深厚的官员,对朝廷的规章制度、官场运作更为熟悉,处理政务也更为稳妥。若仅以政绩为核心,恐会导致官员们急功近利,只追求短期效益,而忽视长远发展。”
他言辞尖锐,目光直直地射向墨轩,眼神中充满了挑衅。朝堂上的气氛瞬间变得剑拔弩张,大臣们的目光在墨轩和顾辰之间来回流转,不少人暗暗为这场激烈的交锋捏了一把汗。
墨轩并未因顾辰的反对而慌乱,他神色平静,有条不紊地回应道:“顾大人所言虽有一定道理,但时代在变,朝廷的需求也在变。如今国家面临诸多挑战,急需有能力、有魄力的官员挺身而出,解决实际问题。若一味强调资历,那些年轻有为却资历尚浅的人才将难以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这对国家的发展无疑是一大损失。再者,我们所制定的政绩考核体系,并非只看短期成果,而是综合考量官员在较长时间内的工作表现,足以避免急功近利的问题。”
顾辰冷笑一声,反驳道:“墨大人说得轻巧,可这政绩考核的标准如何确定?谁来保证考核的公正公平?只怕到时候会滋生更多的腐败与不公。况且,资历浅的官员往往缺乏足够的历练,骤然委以重任,如何能担当得起?”
墨轩早有准备,他从容不迫地说道:“关于政绩考核标准,臣已详细拟定,各项指标明确具体,可量化可操作。至于考核的公正性,我们将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由多个部门共同参与,相互制衡,确保考核过程透明公正。至于年轻官员,他们虽经验不足,但充满朝气与创新精神,给予他们机会,加以适当的引导与培养,必能为朝廷注入新的活力。”
两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争论愈发激烈。朝堂上的气氛也愈发紧张,仿佛空气都要被点燃。一些大臣开始小声议论,有的支持墨轩,认为改革势在必行;有的则站在顾辰一边,觉得不应轻易打破传统。
苏婉站在一旁,焦急万分。她深知墨轩的改革方案是为了国家的长远利益着想,也明白顾辰是出于对墨轩的偏见才盲目反对。她心急如焚,却又一时找不到合适的时机插上话,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两人越争越烈。
皇帝坐在龙椅上,脸色渐渐阴沉下来。这场激烈的争论出乎他的意料,他原本希望通过此次讨论,找到一个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推动朝廷的发展,却没想到局面陷入了僵持。他轻咳一声,试图打断两人的争论:“二位爱卿,先冷静一下。此次改革事关重大,朕希望你们能以国家大局为重,理性探讨。”
然而,墨轩和顾辰此刻都沉浸在争论之中,谁也不愿轻易让步。顾辰继续大声说道:“陛下,臣坚决反对墨大人的方案。若贸然推行,必将引发官场动荡,后果不堪设想。”
小主,
墨轩也毫不退缩:“陛下,改革虽有风险,但不改革则国家难以进步。臣相信,只要我们精心谋划,稳步推进,定能实现官员升迁制度的优化,为国家选拔出更多优秀人才。”
皇帝的脸色愈发难看,他重重地拍了一下龙椅扶手,怒道:“够了!朝堂之上,岂是你们争吵之地?此事需从长计议,今日暂且到此。”说罢,皇帝起身,拂袖而去。
大臣们见状,纷纷跪地行礼,目送皇帝离开。待皇帝走远,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一些大臣围拢过来,试图劝解墨轩和顾辰,希望他们不要因为此事伤了和气。
苏婉赶忙走到墨轩身边,关切地问道:“墨轩,你没事吧?别和他置气了,气坏了身子可不值当。”
墨轩微微摇头,苦笑道:“我没事,只是没想到顾辰会如此固执己见,一味地反对,丝毫不考虑改革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