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夫妻携手之共绘蓝图

月照苏墨缘 梦墨轩 2677 字 7天前

苏婉留在边疆后,全身心地投入到协助墨轩处理民政事务中。她深知,边疆的稳定与繁荣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从各个方面入手,逐步改善百姓的生活。

苏婉首先将目光投向了边疆的医疗卫生事业。她发现,由于地处偏远,医疗资源极度匮乏,百姓们一旦生病,往往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许多常见疾病在缺乏医疗干预的情况下,给百姓带来了极大的痛苦,甚至危及生命。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苏婉决定在各个城镇和村庄建立医疗站。她亲自走访各地,了解百姓的需求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在这个过程中,她看到了许多令人心酸的场景。

在一个小村庄里,一位老人身患重病,却因为无法及时就医,只能躺在床上痛苦地呻吟。苏婉走到老人床边,握住他的手,轻声安慰。老人眼中满是无奈和绝望:“夫人,我们这里看病太难了,要是能有个大夫就好了。”

苏婉的内心被深深触动,她更加坚定了建立医疗站的决心。回到城镇后,她立刻召集当地的官员和医者,商讨医疗站的建设方案。

“我们要在每个较大的村庄都设立医疗站,配备基本的医疗设备和常用药品。同时,培养一批当地的医护人员,让他们能够处理一些常见病症。”苏婉说道。

然而,建设医疗站并非易事。资金、设备、人员等问题接踵而至。苏婉并没有退缩,她一方面向朝廷申请专项资金,详细阐述边疆医疗现状和建设医疗站的紧迫性;另一方面,发动当地的富商和乡绅捐款捐物。

“各位,边疆百姓的健康关乎着这片土地的未来。我们伸出援手,不仅是帮助他人,也是为了边疆的繁荣稳定。”苏婉诚恳地劝说着。

在苏婉的努力下,资金逐渐筹集起来。她又亲自挑选可靠的人员,送往内地的医馆进行培训。这些人员学成归来后,成为了各个医疗站的骨干力量。

医疗站建成后,苏婉还经常前往视察。她关心医护人员的工作情况,也关注百姓们的就医体验。在一次视察中,一位妇女抱着生病的孩子前来感谢苏婉:“夫人,要不是有了这个医疗站,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孩子的病现在好多了,真是太感谢您了。”

苏婉微笑着安慰妇女:“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以后有什么问题,随时来医疗站。”

除了医疗,苏婉还关注着边疆的商业发展。她发现,边疆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特色物产,但由于交通不便和商业信息闭塞,这些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

苏婉决定改善边疆的交通状况,促进商业流通。她与墨轩商议后,组织士兵和百姓一起修缮道路。在修路的过程中,苏婉经常到施工现场慰问大家。

“大家辛苦了!这条路修好后,我们的生活就会越来越方便,生意也会越来越好做。”苏婉鼓励着大家。

道路修缮完成后,苏婉又积极推动贸易活动。她鼓励当地百姓将自己的特色产品拿到集市上售卖,同时吸引外地商人前来边疆采购。为了保障贸易的公平公正,她制定了一系列市场规则。

“我们要让每一个来边疆做生意的人都感受到公平和诚信。只有这样,边疆的商业才能繁荣起来。”苏婉对负责市场管理的官员说道。

在苏婉的努力下,边疆的集市逐渐热闹起来。各种各样的商品琳琅满目,百姓们的收入也有所增加。一位卖手工艺品的老人高兴地说:“以前我们的东西都卖不出去,现在有了这么多人来买,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

苏婉还十分重视边疆的文化建设。她深知,文化是凝聚人心的力量,能够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融合。

她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民族歌舞比赛、传统手工艺展览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百姓的生活,也让各民族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和了解。

在一次民族歌舞比赛中,各个民族的百姓纷纷登台表演。舞台上,绚丽的服饰、欢快的舞蹈和动听的歌声交织在一起,展现出边疆多元文化的魅力。台下的观众们掌声雷动,欢呼声不断。

“这些文化活动太好了,让我们看到了各个民族的特色,大家的关系也更亲近了。”一位观众感慨地说。

苏婉还鼓励各民族之间相互学习彼此的文化和技艺。她开办了一些培训班,邀请有特长的人来授课。在一个刺绣培训班上,汉族的绣娘和少数民族的妇女们一起交流刺绣技巧,互相学习。

“通过这样的交流,我们不仅学到了新的技艺,还增进了彼此的感情。”一位少数民族妇女说道。

在协助墨轩处理民政事务的过程中,苏婉也注重与当地官员的合作。她经常与官员们开会讨论,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各位都是在边疆工作多年的,对这里的情况比我熟悉。希望大家畅所欲言,我们一起为边疆的发展出谋划策。”苏婉真诚地对官员们说。

她尊重每一位官员的意见,对于合理的建议都会认真采纳。在一次关于水利设施建设的会议上,一位年轻官员提出了一个创新的方案。苏婉仔细听取后,觉得很有可行性,便大力支持该方案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