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墨轩抉择之权衡利弊

月照苏墨缘 梦墨轩 5167 字 8天前

# 第 80 章:墨轩抉择之权衡利弊

墨轩站在营帐内,目光凝视着墙上悬挂的边疆舆图,思绪如乱麻般纠结。皇帝的旨意清晰明了,京城的职位无疑是对他能力的高度认可,更是一个能为国家施展更大抱负的绝佳机会。在京城,他可以直接参与朝廷核心决策,凭借自己的军事才能和谋略,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出谋划策,助力皇帝开创更为辉煌的盛世。

然而,当他的目光扫过舆图上边疆的山川河流、城镇村落,心中却涌起无尽的眷恋与不舍。这片土地,承载了他太多的心血与汗水。从初到边疆时的艰难险阻,到与敌军一次次惊心动魄的交锋;从带领士兵们浴血奋战,到和苏婉、顾辰一起为边疆的重建与发展殚精竭虑,每一个瞬间都如同烙印般深刻在他的记忆中。

这里有与他并肩作战、生死与共的兄弟。他们在战场上相互扶持,在艰苦的环境中共同坚守,早已结下了深厚的情谊。那些一同度过的日日夜夜,无论是巡逻站岗,还是冲锋陷阵,都成为了他生命中无法割舍的一部分。

边疆的百姓,也让墨轩难以释怀。他们从最初对战争的恐惧和对生活的迷茫,到如今在和平环境中安居乐业,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一切的转变,离不开墨轩和众人的努力。他见证了百姓们在废墟上重建家园,看到了孩子们在新建的学校里朗朗读书,这些景象都让他深感自己的付出是如此有意义。

“墨轩。”苏婉轻轻走进营帐,看到墨轩紧锁的眉头,心中已然明了他的纠结。她走到墨轩身旁,温柔地握住他的手,轻声说道:“我知道你心中的矛盾,边疆于你,早已不仅仅是一片土地,这里有你的牵挂,有你的心血。”

墨轩微微叹了口气,转头看向苏婉,眼中满是无奈与挣扎:“苏婉,我深知京城的职位责任重大,能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可我实在放不下这里,边疆刚刚稳定,还有许多事情需要我去做。一旦我离开,这里的一切……”

苏婉轻轻靠在墨轩的肩头,安慰道:“我明白你的担忧。但你要相信,顾辰有能力挑起守护边疆的重担。我们在这里的这段时间,已经为边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各项事务都在有序推进。而且,我们即便回到京城,也依然可以关注边疆,为这里提供支持。”

墨轩默默点头,苏婉的话他并非没有想过。顾辰的能力他深信不疑,经过这段时间的共事,顾辰不仅展现出了卓越的智谋,更有着一颗忠诚于国家和百姓的赤诚之心。可即便如此,他心中的那份不舍依然难以消散。

“苏婉,你说我若回京城,边疆万一再有变故,我……”墨轩欲言又止,心中的担忧溢于言表。

苏婉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墨轩:“墨轩,我们不能因为担忧未知的事情而放弃眼前的机会。皇帝既然召回你,必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京城的局势同样复杂,需要你这样的人才去稳定朝局,为国家的长远发展谋划。而且,我们在边疆的经验和人脉,也能成为你在京城的助力。”

墨轩陷入沉思,苏婉的每一句话都如同重锤般敲击着他的内心。他深知,作为臣子,应以国家大局为重。京城是国家的中心,那里汇聚着各方势力和资源,若能在京城施展拳脚,确实能为国家带来更为深远的影响。

然而,情感上的羁绊却让他难以立刻做出决定。他想起了与边疆百姓共度的那些节日,大家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共享丰收的喜悦;他还记得在战场上,士兵们为了保卫边疆,毫不犹豫地冲锋陷阵,那一张张坚毅的脸庞,至今仍历历在目。

“苏婉,我担心我离开后,百姓们会失望,士兵们会觉得我抛弃了他们。”墨轩说出了心中的另一个顾虑。

苏婉轻轻抚摸着墨轩的手臂,说道:“百姓和士兵们都明白你的使命。你为边疆所做的一切,他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你回京城,是为了更好地为国家效力,这也是为了边疆的长治久安。他们会理解你的选择的。”

墨轩心中一动,苏婉的话让他渐渐冷静下来。他意识到,自己不能仅仅被情感左右,而需要从更宏观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

从国家层面来看,京城的稳定至关重要。朝廷内部各方势力错综复杂,一些老牌贵族为了自身利益,常常在朝堂上争权夺利,导致政策推行受阻。墨轩深知,自己若能回到京城,凭借皇帝的信任和自己的能力,可以在朝堂上起到制衡作用,推动有利于国家发展的政策实施。

例如,在军事方面,京城作为国家的核心,军事防御体系的完善至关重要。墨轩在边疆积累的丰富军事经验,能够为京城的军事建设提供宝贵的建议。他可以参与制定更加合理的军事战略,加强京城的守备力量,确保国家的安全。

在经济领域,墨轩也有自己的想法。京城汇聚了全国的商业资源,但由于一些不合理的税收政策和市场管理规定,商业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墨轩希望能够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推动经济改革,促进商业繁荣,为国家增加财政收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在人才培养方面,京城拥有众多的学府和人才资源。墨轩认为可以通过改革教育制度,选拔更多有才华、有抱负的年轻人进入官场,为国家注入新鲜血液,提升朝廷的整体素质。

然而,回到京城也并非一帆风顺。那些曾经嫉妒他平步青云的老牌贵族,必定不会轻易放过这个机会。他们可能会在朝堂上处处刁难,试图阻碍他的发展,甚至可能会设计陷害他。墨轩深知,京城的朝堂就如同一个无形的战场,充满了权谋斗争和尔虞我诈。

“苏婉,回京城后,我恐怕会面临诸多挑战,那些老牌贵族……”墨轩皱着眉头说道。

苏婉微微一笑,自信地说:“墨轩,你无需惧怕他们。你有皇帝的信任,有自己的才华和能力,还有我和父亲的支持。我们一起,定能应对各种困难。而且,你在边疆立下的赫赫战功,早已让许多人对你刮目相看,在朝堂上,也不乏支持你的人。”

墨轩听了苏婉的话,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苏婉的支持和鼓励,让他增添了不少信心。他深知,有苏婉在身边,无论遇到多大的风浪,他们都能共同面对。

与此同时,墨轩也在思考着边疆的未来。他深知,自己离开后,顾辰肩上的担子会很重。虽然顾辰能力出众,但边疆的事务千头万绪,仅凭他一人之力,难免会有些吃力。

“苏婉,我离开后,顾辰那边……”墨轩担忧地说道。

苏婉明白墨轩的意思,说道:“我们可以在离开前,与顾辰进行更详细的交接,将我们的想法和计划都告诉他。而且,我们也可以留下一些得力的助手,帮助他处理事务。另外,我们在京城也可以通过书信等方式,为他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建议。”

墨轩点了点头,觉得苏婉的提议很有道理。他决定在离开前,与顾辰进行一次深入的交谈,将边疆的各项事务详细地交代清楚,确保顾辰能够顺利接手。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墨轩一方面与顾辰紧锣密鼓地进行工作交接,将边疆的军事防御布局、民生发展计划、与周边部落的关系等重要事项,都毫无保留地告知顾辰。

“顾兄,边疆的军事防御至关重要。这几个关键据点,你一定要重点关注,加强守备力量。”墨轩指着地图上的几个位置,对顾辰说道。

顾辰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墨将军放心,我记住了。你在边疆的这些部署十分周全,我定会按照你的规划,继续加强防御。”

墨轩又叮嘱道:“民生方面,要继续关注百姓的生活。那些新建的水利设施,要定期维护,确保农田灌溉不受影响。还有贸易往来,也要进一步拓展,让边疆的经济更加繁荣。”

顾辰坚定地说:“墨将军,你为边疆百姓做了这么多,我一定会努力让他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你回京城后,也要多多保重自己。”

另一方面,墨轩也在与边疆的百姓和士兵们告别。他走遍了边疆的每一个角落,与百姓们亲切交谈,倾听他们的心声。

“将军,你真的要走吗?我们都舍不得你啊。”一位老农夫拉着墨轩的手,眼中满是不舍。

墨轩微笑着安慰道:“大爷,我也舍不得大家。但京城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我去做。你们放心,顾先生会好好照顾大家的,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士兵们得知墨轩要离开的消息,纷纷前来送行。他们整齐地排列在道路两旁,眼神中充满了敬重和不舍。

“将军,您教会了我们如何保家卫国,我们会永远记住您的教诲。”一位年轻的士兵说道。

墨轩看着这些熟悉的面孔,心中满是感动:“兄弟们,你们都是好样的。要继续坚守岗位,保卫好边疆。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做到。”

在与百姓和士兵们告别的过程中,墨轩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自己与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但他也明白,自己的使命不仅仅局限于边疆,京城还有更广阔的舞台等待着他去施展才华。

经过反复的权衡和思考,墨轩终于下定决心。他找到苏婉,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苏婉,我决定了,回京城任职。我会以国家大局为重,在京城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苏婉露出欣慰的笑容:“我就知道你会做出正确的选择。墨轩,我会一直支持你,我们一起在京城迎接新的挑战。”

墨轩紧紧握住苏婉的手,仿佛从她的手中汲取到了无尽的力量。他深知,这一决定意味着他将告别熟悉的边疆,踏入一个充满未知和挑战的新领域,但他毫不畏惧。因为他有苏婉的陪伴,有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在做出决定后的日子里,墨轩和苏婉开始为回京做最后的准备。他们整理行囊,将边疆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望一同装入其中。

“墨轩,你看这把剑。”苏婉从箱中拿出一把剑,递给墨轩,“这是你在边疆战场上用过的剑,它见证了你的英勇。带着它回京城,让它继续陪伴你,为你披荆斩棘。”

小主,

墨轩接过剑,抚摸着剑身,感慨万千:“这把剑陪我经历了无数次战斗,它就像我的战友。我会带着它,在京城续写新的篇章。”

终于,启程的日子来临。墨轩和苏婉骑上骏马,在边疆百姓和士兵们的目送下,缓缓踏上回京的路途。他们不时回头张望,看着边疆的景色渐渐远去,心中虽有不舍,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