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轩和苏婉怀着恭敬而忐忑的心情,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向皇宫正殿。宫墙高耸,殿宇巍峨,彰显着皇家的威严与庄重。沿途的侍卫身姿挺拔,目不斜视,愈发衬托出这里的肃穆氛围。
步入金銮殿,只见皇帝端坐在龙椅之上,身着明黄色龙袍,头戴冕旒,神情威严却又带着几分对墨轩和苏婉的期许。殿下群臣分列两旁,目光纷纷投向这两位从边疆归来的功臣。
墨轩和苏婉在殿下恭敬地行了君臣大礼,齐声说道:“陛下,臣墨轩、苏婉参见陛下,愿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微微抬手,温和地说道:“免礼平身。你们二人此番从边疆归来,辛苦了。朕一直心系边疆战事,今日便详细说说那边的情况吧。”
墨轩率先出列,神色庄重地开始汇报:“陛下,此次边疆战事,敌军来势汹汹,战术多变且兵力分散。初到边疆时,臣立刻展开侦查,发现敌军企图从多个方向突破我方防线。于是,臣制定了加强防线建设,并派出小股部队骚扰敌军后方的策略。”
皇帝微微点头,目光专注地听着,示意墨轩继续。
墨轩接着说道:“在小规模冲突中,我军凭借着顽强的斗志和灵活的战术,取得了几次胜利,鼓舞了士气。然而,敌军很快调整部署,发动大规模进攻。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声震天,战斗异常激烈,我方军队伤亡惨重。”说到此处,墨轩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沉痛。
“但将士们皆怀着保家卫国的决心,在臣的激励下,顽强抵抗,坚守阵地。关键时刻,臣观察到敌军破绽,果断派出精锐部队迂回包抄敌军侧翼,成功扭转战局。”墨轩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丝自豪。
皇帝露出赞许的神色:“墨轩,你临阵指挥有方,朕深感欣慰。那后来敌军求和又是怎么回事?”
墨轩恭敬地回答:“陛下,敌军遭受重创后,派出使者前来求和。臣对其求和诚意深表怀疑,但考虑到士兵们的伤亡和长期战争对边疆的破坏,便先稳住敌军,同时上书陛下请示。后来朝堂决议先接受求和,并提出苛刻条件,臣依旨与敌军使者进行和谈。经过多轮艰苦谈判,双方达成协议,敌军承诺割让部分土地,赔偿损失,并保证不再轻易进犯。”
皇帝沉思片刻,说道:“这和谈虽为权宜之计,但也为边疆赢得了喘息之机。不过,朕也深知敌军狡诈,不可掉以轻心。你在战后重建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墨轩有条不紊地继续汇报:“陛下,战后臣立刻投入到重建工作中。组织士兵帮助百姓修复房屋、开垦农田,恢复生产生活。同时,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促进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如今,边疆的百姓生活逐渐安定,经济也开始复苏。”
苏婉此时也上前一步,补充道:“陛下,在重建过程中,墨轩还注重加强与当地各族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民族融合。如今边疆各族百姓团结一心,共同为边疆的繁荣努力。”
皇帝满意地笑了笑:“很好,你们在边疆的工作卓有成效,为国家立下了大功。那在这期间,可发现了什么潜在问题?”
墨轩微微皱眉,严肃地说:“陛下,臣发现敌军虽表面求和,但暗中仍有异动,似乎在积蓄力量,图谋再次进犯。而且,边疆地区地形复杂,防线仍存在一些薄弱之处,需要进一步加强军事防御体系建设。另外,当地的民生虽然有所改善,但教育和医疗等方面还较为落后,需要长期投入和关注。”
苏婉也接口道:“陛下,还有一点不容忽视。边疆与内地的联系尚不够紧密,物资流通和信息传递都存在一定阻碍。这不仅影响边疆的发展,也不利于国家整体的稳定。”
皇帝认真听完,神色凝重地点点头:“你们所提问题皆关乎边疆大计。敌军异动一事,朕会责令兵部密切关注,加强情报收集。至于边疆的军事防御、民生改善以及与内地联系等问题,朕会召集相关大臣商议,制定具体措施。”
这时,一位大臣出列,躬身说道:“陛下,墨将军和苏小姐在边疆功绩卓着,臣建议陛下给予更高的嘉奖,以彰显陛下对功臣的恩宠,激励更多将士为国效力。”
其他大臣纷纷附和:“陛下圣明,臣等附议。”
皇帝微笑着看向墨轩和苏婉:“朕本就有此意。墨轩,你智勇双全,在边疆屡立战功,朕晋你为三军大将军,掌管全国军事要务,望你不负朕望,继续为国家的安定鞠躬尽瘁。”
墨轩连忙跪地谢恩:“陛下隆恩,臣肝脑涂地,亦难报万一。臣定当殚精竭虑,为陛下和国家效犬马之劳。”
皇帝又看向苏婉:“苏婉,你虽为女子,但智慧过人,在边疆协助墨轩处理民政事务,赢得百姓爱戴。朕赐你诰命夫人,加封郡主之位,望你日后继续襄助墨轩,为国家贡献力量。”
苏婉盈盈下拜,感激地说道:“陛下厚爱,臣妾不胜感激。臣妾定不辜负陛下期望。”
小主,
皇帝接着说道:“此外,顾辰在此次边疆战事中表现出色,立下赫赫战功。朕恢复其原职,并晋升两级,命他继续镇守边疆,确保边疆安宁。”
众大臣齐呼:“陛下圣明!”
待朝堂安静下来,皇帝又对墨轩说道:“墨轩,你刚升任三军大将军,责任重大。如今朝堂局势复杂,各方势力盘根错节,你既要掌管军事,又要留意朝堂动态,切不可掉以轻心。”
墨轩恭敬地回答:“陛下教诲,臣铭记于心。臣定会谨慎行事,维护朝堂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