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再次登临铜雀台,写下流传千古的《登台赋》,后人也称之为《铜雀台赋》。
世人都以为,曹植写作《登台赋》是在公元210年铜雀台初建之时,史书记载当时曹植确实写过赋,但不是这一篇。
为什么呢?
《登台赋》中有这样两句:
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
连二桥于东西兮,若长空之蝃蝀。
在公元210年,只有铜雀台建成,另外的“双台”还没有影子,楼都没有建起来,更不可能有“连二桥”之说。
如果一定要说《登台赋》是四年前写的,那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是曹植未卜先知,要么就是他提前拿到了三座建筑的总体规划图纸。
【魏宫】
凉州战事的军报传回来了。
曹操瞪大了眼睛看着手里的竹简,半天没有说话。
“魏公这是怎么了?”贾诩问道。
曹操把竹简递给贾诩,“你自己看看吧。”
贾诩看着竹简,努力保持严肃的表情,“吴明一家子跑到凉州去了?”
“嗯,他不仅腿好了,还活蹦乱跳。”曹操皱起眉头,“夏侯妙才居然无视我的命令,放任吴明不管了。”
“臣以为,夏侯将军审时度势,不杀吴明是明智之举。”贾诩说道。
“嗯?”曹操看向贾诩。
“按这军报上所写,吴明一家主动抵抗马超,立下莫大功劳,若是将他杀了,既寒了凉州将士的心,也有损魏公名誉。”
“嗯……就算不杀,也应该把这小子抓起来。”
“臣以为,也不该抓吴明。”
“为什么?”
“既然吴明在汉中有这样的影响力,只要将他摆在那边,就能挡住汉中的军队。凉州一直动荡不安,有幸出现吴明这样的人,正应让他发挥作用。”
“确实有道理,可是……也不能任由这个臭小子逍遥法外吧?”
贾诩轻轻一笑,“臣倒是有个主意,既可以约束吴明,也能让汉中军队不再进犯凉州。”
【扬州,庐江,皖城】
庐江郡的大部分地区都在曹操手里。
按照吕蒙的意见,孙权决定进攻皖城。
江东军队凌晨开始进攻,吕蒙亲自擂鼓助威,甘宁这个猛人手持练索,身先士卒,攀上城墙,到早饭的时候就将皖城顺利拿下。
合肥的张辽听说皖城告急,立即带兵增援,结果半路上就听说皖城已经失守,只能退了回去。
战后,吕蒙被孙权任命为庐江太守,甘宁升为折冲将军。
后世有人看到吕蒙成了庐江太守,就以为此时庐江郡已经到了孙权手里,其实不然,孙权占领的,也就是庐江郡南边的小部分地区。
小主,
张辽退回合肥之前,在夹石筑了一个堡垒作为抵御江东军队的前哨站,在夹石东边几十里,就是周瑜的老家舒县。
十四年之后,在夹石南边爆发了一场影响重大的战争,史称“石亭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