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少卿和谢晓灿并没有猜错,京城外驻扎的大军,正是兰陵萧氏。
萧云峰入京时,萧氏父子便猜到京中会有大事发生,大军悄然而至。
顾氏新家主入京,带着无忧城的“小公主”一起觐见,皇室必定要为难一二。
郑氏的少家主与皇室已经出现龃龉,与长公主之女的婚事一拖再拖。
顾氏与谢氏拉亲结盟,自然要与李氏为敌,而当年之事,李氏的背后是太后, 太后也是皇室,顾氏想对付李氏,必然要与皇室为敌。
皇帝身子不好,太子母家身份低微,李氏急着要将七皇子推上位,年前已然失败过一次,将相位拱手让给了崔氏,心里必是不甘,且他们时间也不多了。
各方发酵,必定爆发帝位易主的大事。
帝位相易,新老皇帝交接之时,便是皇室最薄弱之时。
这可是萧氏千年难得一回的机会。
前几天顾氏将皇室的皇陵都差点给炸了,皇帝昏死,宫门闭门不出,百官被押……
几虎相争必有损伤。
而他萧氏此时站出来,以勤王护驾之名,调动兵马,围住京城。
若是事成,这皇帝萧氏也坐得。
若是不成,那只是萧氏担心皇帝安危。
更何况,他们已经得到确切的消息,说皇帝已经驾崩了。
宫中正在厮杀。
等宫中的人厮杀得残兵败将,他们再去捡现成的,接管皇城,岂不是很美妙。
不得不说,萧氏的如意盘打得好。
只是,萧氏父子三人都没有想到,宫中虽然此前有撕杀,却并没有如他们所料,大肆撕杀血流成河。
顾少卿出面维护,郑广明临阵站队,七皇子事前反戈,使得大局早定。
唯一的变数,只是那个充满邪恶的大祭司。
众望所归,事急成全。
太子先登基处理国事,再安排皇帝后事,再行祭天大典。
太子直接登基,自起帝号定明。
第一道圣旨便是让慕容皇室的禁军统领,带着禁军全城剿匪,所有匪患杀无赦,将京城掌控权拿到手。
第二道圣旨是让郑广明统领的三万骁骑营,守住皇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