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黄龙寺

黄泉守夜人 蛋大妄为 6245 字 46分钟前

在与啄木道人进行了一番热络且满含感激的告别后,三人依次踏出房门。啄木道人站在门口,微笑着与他们挥手,目光中带着期许与祝福,那笑容如同山间的暖阳,温暖而和煦。三人也频频回首,向他致以最后的谢意,才转身迈向山林的深处。

清晨的山林犹如被大自然这位鬼斧神工的艺术家精心雕琢过一般,澄澈如镜的蓝天是画卷的底色,纯净而辽远,没有一丝杂质,让人不禁心生敬畏。悠然飘荡的洁白云朵像是随意洒落的棉絮,形态各异,有的如奔腾的骏马,有的似巍峨的山峰,它们在微风的轻抚下缓缓移动,为这蓝天增添了几分灵动与俏皮。而那郁郁葱葱、枝繁叶茂的树木则是画卷上最为浓郁、深沉的笔触,它们像是一个个忠诚的卫士,扎根于这片土地,撑起一片绿色的苍穹。树叶层层叠叠,相互交织,在微风中沙沙作响,似在低声吟唱着山林的歌谣。

阳光宛如金色的丝线,被一双轻柔而细腻的手巧妙地穿引,轻柔地透过茂密交织的枝叶,形成一道道明亮且温暖的光柱,斜斜地倾洒在地面上。这些光柱像是从天堂射下的神谕,带着神圣而温暖的力量。光柱之中,无数微小的尘埃仿若一群欢快的小精灵,在光束里肆意地上下飞舞、旋转跳跃。它们闪烁着微光,时而聚集,时而分散,仿佛在进行一场盛大的狂欢,又仿佛正为他们指引着前行的神秘方向。每一道光柱都好似一条通往未知奇妙冒险的神秘通道,散发着引人探索的独特魅力,让人忍不住想要沿着它的指引,去揭开山林深处隐藏的秘密。

深深吸上一口这清新的空气,泥土与草木混合的芬芳瞬间沁入肺腑,那是大地孕育万物的独特气息。这股气息中,有泥土的质朴与醇厚,有青草的鲜嫩与清新,还有野花的淡雅与芬芳,它们相互交融,形成一种独特的香味,萦绕在鼻尖,久久不散。这股气息仿佛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能将身体深处潜藏的疲惫与内心堆积的杂念一并清扫洗净,让人顿感神清气爽,精神为之一振。路人忍不住闭上眼睛,深深地沉醉在这美妙的氛围中,感受着大自然的恩赐,心中满是对未来旅程的期待 。

三人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前行,路旁的野花肆意绽放,星星点点地散布在草丛间,散发出阵阵甜香。一路上,胡冷老头恰似一位活泼开朗又经验丰富的资深导游,浑身都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兴奋劲儿。他的脚步轻盈欢快,鞋底与地面摩挲,发出有节奏的“沙沙”声,每一步都像是在跳舞,时不时地还会原地蹦跳一下,溅起一小片尘土。他的手指更是一刻不停地这儿指指那儿点点,骨节突出的手指就像灵动的指挥棒,仿佛在向众人展示着山林里每一处不为人知的宝藏。

“你们知道吗?”他猛地停下脚步,身形瘦小却动作敏捷,像一只灵活的猴子。神色变得神秘兮兮,故意左右张望一番,压低声音,眼睛瞪得溜圆,满是神秘与好奇,眼中闪烁着孩童般的光芒。“那棵老树上曾经住着一只神鸟,羽毛五彩斑斓,就像天边的彩虹落在了它身上,漂亮得简直无法形容!”说着,他双手在空中快速挥舞,模仿着神鸟展翅高飞的模样,手掌张开,手指微微弯曲,像是要抓住那一抹绚丽的色彩。脸上满是陶醉的神情,脑袋微微后仰,仿佛那只神鸟此刻就翱翔在他头顶,投下一片五彩的光晕。

“每到月圆之夜,它就会唱起美妙的歌,那声音悠扬婉转,空灵得如同从天际传来的仙乐,传遍整个山林,就连平日里凶猛残暴的猛兽听了都安静下来,乖乖地趴在地上,沉醉其中。”他的声音时而高亢,模仿神鸟激昂的鸣叫,时而轻柔,好似微风拂过琴弦,生动地模仿着神鸟的歌声。讲到猛兽沉醉时,他还眯起眼睛,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满足的微笑,眼睛里闪烁着光芒,似乎正沉浸在那美妙的场景之中,周围的山林仿佛都变成了他口中故事的舞台 。

“还有那条小溪,传说溪水有神奇的功效,喝了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胡冷老头接着说道,一边说一边手舞足蹈,表情夸张,“曾经有个体弱多病的人,连走路都气喘吁吁,喝了那溪水后,身体渐渐好起来,不仅能轻松地奔跑,最后还成了一名出色的猎手呢!”他的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仿佛亲眼见证了那个神奇的转变过程。

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斑驳的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落在三人身上。路人被胡冷老头绘声绘色的讲述逗得哈哈大笑,身体前俯后仰,双手下意识地捂住肚子。他的眼睛眯成了弯弯的月牙,眼角挤出几道笑纹,嘴角高高上扬,露出一口洁白整齐的牙齿,那笑声清脆爽朗,如同山间清泉敲击着石头,在山林间不断回荡,惊得周围的树叶簌簌作响。

他时不时提出一些好奇的问题,脑袋像个拨浪鼓似的转来转去,脖子上的青筋都随着动作微微凸起,眼神中充满了探索的渴望。只见他微微皱起眉头,满脸疑惑地问道:“那神鸟后来去哪儿了?为什么突然就消失了呢?”话刚落音,又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眼睛一亮,紧接着追问:“小溪真有那么神奇吗?会不会只是个传说呀?”每一个问题都带着年轻人特有的朝气与好奇,迫不及待地想要揭开这些奇妙故事背后的真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师傅则面带微笑,静静地听着,他稳稳地走着,步伐不紧不慢,身姿挺拔。偶尔轻轻点头附和,他的眼神里透着温和与包容,仿佛在欣赏一场精彩的演出。他那沉稳如山的气质与胡冷老头的活泼灵动形成了有趣又和谐的反差。师傅的微笑如春日暖阳,给人安心之感,他不轻易开口,可每一次点头,都像是对胡冷老头讲述的肯定,也让这场交流更加融洽。

三人的欢声笑语在山林间不断回荡,惊飞了枝头停歇的小鸟。那些小鸟扑腾着翅膀,叽叽喳喳地飞向高空,像是被这突如其来的快乐惊扰,又像是被感染,要将这份欢乐传递到山林的每一个角落。引得松鼠好奇地探出头张望,它们毛茸茸的小脑袋从树洞里钻出来,圆溜溜的眼睛满是疑惑,摆动着大尾巴,似乎在猜测这热闹的源头。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面洒下一片片金色光斑,整个山林都被他们的快乐感染,变得更加生机勃勃,花草似乎都在随风轻舞,为这欢乐的氛围增添一抹灵动 。

他们沿着蜿蜒曲折的小路一路向西,脚下的泥土松软而富有弹性,每一步踩下去,都像是踩在一张精心编织的天然地毯上,发出轻微而悦耳的“噗噗”声。路旁的野花肆意绽放,红的似燃烧的火焰,热烈奔放;粉的如天边的云霞,柔美娇艳;白的像冬日的初雪,纯净无暇,五彩斑斓,争奇斗艳,散发出阵阵迷人的香气,那香气丝丝缕缕,萦绕在他们身边,仿佛在为他们的旅途增添一份甜蜜。偶尔还能看到几只小松鼠在树枝间跳跃嬉戏,它们毛茸茸的大尾巴随着身体的跃动而欢快地摆动,像是风中舞动的旗帜。圆溜溜的眼睛闪烁着灵动的光芒,嘴里“吱吱”叫着,仿佛在热烈地讨论着这群不速之客的到来,又像是在分享着山林里的趣事 。

蜿蜒曲折的山林小径上,他们已徒步跋涉了大约一个多小时。起初,清晨的微风还带着丝丝凉意,轻柔地拂过脸颊,惬意又舒爽。可随着时间的推移,阳光渐渐变得炽热起来,那光线如同千万根细密的针,直直地刺向大地。汗水顺着他们的额头缓缓滑落,先是汇聚成一颗颗晶莹的汗珠,接着顺着脸颊、脖颈,没入衣领。路人抬手随意地用衣袖一抹,却只是徒劳,汗水依旧源源不断地冒出来。

就在众人稍感疲惫,双腿像是灌了铅般沉重,脚步也不自觉地慢下来之时,在一片静谧幽深的密林中,一座寺庙悄然映入眼帘。周围的树木高大而茂密,枝叶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片天然的绿色穹顶,将阳光过滤成细碎的光影,洒落在这片土地上。

寺庙的红墙在绿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那红不是鲜艳欲滴的红,而是历经风雨洗礼后沉稳的朱红。飞檐斗拱高高翘起,檐角上雕刻着形态各异的瑞兽,在岁月的侵蚀下,轮廓虽已有些模糊,却依然栩栩如生。它们像是展翅欲飞的大鹏,又似即将腾空而起的巨龙,带着一种蓄势待发的气势。寺门半掩着,从门缝中透出一丝神秘的气息,像是从遥远的过去飘来的呼唤,又像是藏着无数不为人知的秘密,仿佛在召唤着他们前去一探究竟。

周围的树木像是忠诚的卫士,层层叠叠地守护着这座古老的建筑。这些树木种类繁多,有挺拔的松树,枝干遒劲,松针如翠玉般闪烁着光泽;有枝叶繁茂的槐树,细碎的小花散发着淡雅的香气;还有高大的银杏树,扇形的叶片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悠悠往事。

远远望去,那大红掉漆的院墙显得破旧不堪,红色的漆皮如同一片片干枯的花瓣,随着岁月的流逝纷纷剥落,露出里面斑驳的墙体。墙体上的青砖历经风吹雨打,有的已经出现了裂痕,有的表面长满了青苔,那一抹抹翠绿给古老的寺庙增添了几分生机与灵动。

这些痕迹仿佛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脸上的皱纹,虽不再年轻,却满是岁月沉淀下来的故事。斑驳的琉璃瓦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微弱而独特的光芒,每一片琉璃瓦上都承载着历史的尘埃,这些光芒像是在诉说着这座庙宇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从朝代的更迭到信徒的祈愿,从战火的洗礼到和平的岁月,它都一一见证 。

踏入寺庙的正殿,头顶的光线因高大的建筑结构而显得有些幽微,却恰好勾勒出寺庙独特的轮廓。寺庙整体采用榫卯结构搭建,粗壮的木柱稳稳地支撑着整个建筑的重量,这些木柱由珍贵的楠木制成,纹理细腻,散发着淡淡的木香,历经岁月侵蚀,表面虽有了斑驳的痕迹,却依然坚固如初。斗拱层层叠加,精巧繁复,它们相互交织、契合,不用一钉一铆,却将房梁稳稳托起,展现出古人高超的建筑技艺。

仰头望去,寺庙房梁上,金黄色的飞龙雕塑栩栩如生。这些飞龙雕塑镶嵌在房梁的正中央以及两侧,与朱红色的房梁形成鲜明对比,显得格外夺目。它们身姿矫健,龙身蜿蜒曲折,鳞片雕刻得细致入微,在光线的照耀下,仿佛一片片活灵活现的金甲,闪烁着微光。龙爪锋利有力,张牙舞爪,紧紧地抓着房梁,仿佛在守护着这座寺庙。龙须随风轻轻摆动,仿佛是活物一般。它们的眼睛炯炯有神,由黑色的宝石镶嵌而成,散发着威严的光芒,仿佛下一秒就要挣脱束缚,腾空而起,遨游天际。

路人的眼睛瞬间被这些精美的雕塑吸引,他微微仰起头,脖子伸得长长的,眼中满是惊叹与好奇。嘴巴微微张开,情不自禁地喃喃自语:“这龙雕得可真是巧夺天工啊!到底是什么样的能工巧匠,才能塑造出如此逼真的作品?你看这龙的神态,威风凛凛,仿佛随时都会飞出来。还有这鳞片、龙须,每一处细节都处理得恰到好处,简直太不可思议了。”他一边说着,一边围着柱子缓缓踱步,眼睛始终没有离开飞龙雕塑,似乎想要将这些精美的细节都深深印刻在脑海里 。

在与啄木道人进行了一番热络且满含感激的告别后,三人依次踏出房门。啄木道人站在门口,微笑着与他们挥手,目光中带着期许与祝福,那笑容如同山间的暖阳,温暖而和煦。三人也频频回首,向他致以最后的谢意,才转身迈向山林的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