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太子妃吕氏的心机

回过神来的朱标擦了擦眼角的泪水,他也开始正视起太子妃吕氏刚才说的问题。

历朝历代为什么都是传位嫡长子,嫡长孙,还不是因为嫡长子嫡长孙从小就被培养。

朱标自己就深有体会,打小他就是按照储君培养的,他监国以后亲身体会到帝王的不容易。

若是储君不从小就培养,以后长大了继承帝位,也很难治理好一个国家。

朱标凝视着太子妃吕氏,他都监国这么多年了,帝王心术不说学到朱元璋八成,五成总有吧。

就太子妃吕氏这么明显的表现,他难道还能看不出来。

太子妃吕氏被朱标盯的心里一惊,自己是不是太心急了?她现在有点后悔,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啊。

反正朱雄英已死,她只要多看些画本多学点技术,把朱标拿捏住了,自己的儿子上位不是不可能。

加上她还有后手,只要把朱允熥培养废了,朱元璋和朱标也不可能把大明江山交给一个废人吧?

朱标扭头望向在书案上看“三字经”的朱允炆,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若是说皇家子嗣八岁才入大本堂上学,但四五岁的时候,也在启蒙了,能认识一些简单的字。

此时他望着朱允炆那认真看书的样子,感觉把朱允炆当做接班人培养也不是不行。

按照礼制的话,首选是朱雄英,可朱雄英薨逝了,那么就是朱允熥顺位。

只不过,前两年吕氏被册封为了太子妃,也就是说,现在朱标的选择可以是朱允熥或者是朱允炆。

两人都符合礼法。

朱标也没有生太子妃吕氏的气,她毕竟是朱允炆的娘,她为自己儿子的未来考虑,也很正常。

太子妃吕氏一直观察着朱标的反应,此时见朱标的神情,她心里不由得一喜,自己的儿子这下稳了。

以后她时不时的,不经意间提上一句,到时候就十拿九稳了。

而边上看书的朱允炆,一个字都没看进去,他的心早就飞了,恨不得立马去找几位皇叔斗蛐蛐。

他之所以老老实实的在这里看书,是太子妃吕氏逼的,还用了各种好吃的诱惑他。

……

另一边、朱元璋乘坐马车已经出了皇宫,今天街道上的气氛非常不对。

大街上不时的有兵卒和锦衣卫出行,百姓们似乎都察觉到了什么,都不敢在街上晃悠。

能察觉不出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