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冯胜被吓到了

张川山和陈风重重的点头,他们知道,这或许是他们名垂青史、流芳百世的机会。

刘三吾心里忍不住吐槽,不应该是老夫教导皇长孙吗?怎么越扯越远了。

“小少爷、通过对元朝的了解,我们都知道,一个国家的权力不能分散,必须掌握在帝王手中……”

“不然就会像元朝那样,因为权柄下放,皇帝被制约,成了亡国的重要因素。”

对此、朱轩表示深以为然:“确实、一个国家必须中央集权,只有中央集权,才能更好的发展国力,抵御外敌。”

朱轩这话可不是瞎说的,即便是到了后世,不也都是沿用都中央集权制度吗?

别说什么各地都在各自发展,有各自的权利,误以为是分权制度。

那就大错特错。

其实也是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央以司法加上行政,进行管辖,各地的发展大方向,还是要按照中央的决策来。

这就好比没了群龙之首,各种秩序都会混乱。

朱轩还做过对比,明朝的模式就是后世的模式,朝廷颁布政令下达到各府各州各县……

朝廷定的大方向,下面的府、州、县……除了按照朝廷的政令执行,也在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发展。

跟后世有什么两样?

而明朝之所以会灭亡,只不过是制度不完善,使得文官集团一家独大,无法制裁。

……

刘三吾见朱轩能轻易领悟,真是老怀欣慰,他一时都不知道要跟朱轩讲些什么了。

朱轩之前已经说过农税改革,商税改革,把各种弊政问题都点明了。

“小少爷、你提出的农税和商税改革,可以说是元朝很大的弊端,应该说是历朝历代的弊端。”

“若是不改革,就会像元朝那样,地方大户随意兼并土地,赋税都施加在穷苦百姓身上,长此以往下去,穷苦百姓只会倾家荡产,全都成为大户的佃户,最后活不下去起义叛乱……”

对此、朱轩没有多说些什么,也不知道该如何说。

虽然他提出了农税和商税改革,朝廷也已经在试行,即便以后全国都开始执行,又配上鱼鳞图册。

可这也只能延缓土地兼并的速度罢了。

如今又没有互联网,朝廷没办法了解到各地的实际情况,大部分都是通过地方官员送上来的奏折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