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朱标和朱棣见面

文官们眼前一亮,他们怎么就没想到编写这样一部典籍呢?搞不好是能流芳百世的。

不少文官已经动了心思,琢磨着如何参与编撰洪武大典。

不过、他们对朱元璋处置孔氏一族的做法不是很满意。

“陛下、孔氏一族乃孔圣人后裔,是圣人门生,饱读诗书,博学多才,精通四书五经,都是有名的儒士。”

“若是让他们一族都去编撰——洪武大典,为实浪费,他们拥有一身学问,应当让他们教化更多的人,传授更多的知识。”

“臣觉得、可以安排一部分孔氏族人编撰洪武大典,剩下的都去国子监和各大书院教学。”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

这些文官有八百个心眼,他们知道无论怎么劝谏,都不可能改变朱元璋的决定。

既然改变不了朱元璋的决定,只能退而求次,只要有一部分孔氏族人获得自由,以孔氏的底蕴,要不了多久就能翻身。

更何况、让这些孔氏族人去教学,培养更多的学生出仕入朝为官。

到了那时、朱元璋还想动孔氏就得掂量掂量了,绝对不敢轻易得罪孔氏一族。

这样的对于文官集团来说,绝对有莫大的好处,可以慢慢侵占皇室的权柄。

这就叫温水煮青蛙,慢慢的蚕食帝王权柄。

这天下、应该是他们文官集团说了算。

朱元璋的脸色并没有什么变化,依旧如初,心里却在大骂,呸……真当咱没读过书啥也不懂呢。

即便咱当初大字不识一个,不照样推翻暴元,在诸多枭雄中脱颖而出吗?

就你们这八百个心眼子,如何能瞒得过咱的火眼金睛。

朱元璋俯瞰着众多文官,凌厉的目光落在刚才开口说的文官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