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进京述职

受小冰河影响,北京入秋的寒风已经能把河水冻成冰。

其他官员都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条件好的手里捧着碳炉取暖。

唯有徐元泰连貂皮都没穿,全身就一件看起来很单薄的二品红袍,宛如一棵青松屹立在寒风之中。

“徐大人吃了什么灵丹妙药?竟能在如此猛烈寒风之中神态悠然!”

徐元泰回头一看,是礼部主事汤显祖。

此人是个出了名的文学家,所着的《临川四梦》为京城戏曲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除此之外,他还是精通天文地理、医药卜筮诸书,算得上半个全才。

对待人才,徐元泰一向是礼贤下士,即便对方的官职比自己低。

于是回身作揖道:“呵呵!海若先生(汤显祖号)莫取笑了,徐某不曾服药,只是在身上藏了些奇巧之物,所以才不惧寒风。”

“哦!是何奇巧之物,竟有这般御寒奇效?”

两人的对话,引起周围官员侧目,纷纷支起耳朵。

谁会拒绝在人前装逼?

即便一省巡抚也不能。

徐元泰从袖子里掏出一个暖宝宝,十分得意的说:“正是此物,能让徐某不惧严寒。”

汤显祖刚接过手,触感相当烫手。

反复研究之后,赞叹道:“不愧是奇巧之物,不用明火、不用日照,便可令此馕恒温!着实叫人大开眼界!”

徐元泰又掏出几个油纸包,塞到汤显祖手里。

“海若先生若喜欢便收下,只需撕开油纸,令其吸收天地之气,便可自行发热,不过此物并非恒温,八个时辰之后便不再发热。”

闻听此言,在场官员无不脸色微变。

只要暴露在空气之中就能发热,还能维持八个时辰的恒温?

这不比碳炉更好用吗?

是以,有几个官员已经不顾形象的凑上去,询问暖宝宝贴在身上有没有副作用、会不会被烫伤之类的问题。

结果徐元泰的回答让人十分满意。

非但不会影响健康,温度也不会让人烫破皮。

官员们这一刻不再矜持,全都围拢过来叽叽喳喳地问个不停,生怕慢半拍没讨着便宜。

一时间,皇宫门前仿佛成了菜市场。

反正现在不是朱元璋时期,没人会来管他们的纪律。

“徐大人,这莫非是什么道家之术?”

“徐大人还有多少存货,陈某愿重金求购?”

看着同僚们手里握住成本才几个铜板的暖宝宝,好似荣获至宝。

徐元泰心里乐开花了:诸位同僚,等着被割韭菜吧。

“诶诶!诸位莫急,徐某此番赴京并没携带多少暖馕,仅够我一人御寒。诸位同僚若想要,徐某可以去一封急信,让家丁八百里加急送来。”

“在此之前,还请诸位同僚耐心等待!”

众官员闻言唏嘘哀叹,留下一句静候佳音,便回到原来的位置。

这时,钟声响起。

昭示着官老爷们可以进来点卯上班了。

宫门缓缓打开,官员依照品阶大小有秩序的进入。

汤显祖离徐元泰近一个身位,就和前方的官员商量一下,然后两人互换了下位置。

“下官多谢徐大人赐馕,来日定亲自上门答谢。”

徐元泰摆摆手,边走边说:“诶!先生言重了,徐某久仰先生文采已久,一点小小心意,不成敬意。”

“下官对医理丹道颇有心得,欲知暖馕出自哪位高人之手?”

徐元泰哭笑不得,尴尬道:“此物并非出自高人之手,而是由徐某治下一个兵痞所造。”

汤显祖一头雾水,把暖馕拿出来端详。

这玩意看似简单,在汤显祖眼里却非同小可,这玩意完美利用了“格致学”。

就凭油纸的密封包装,寻常造纸作坊根本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