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大昌新朝4

王楠总结道:";如此几项加总起来,明年的财政缺口就会被缩小到五百万两银子以内。

这个规模的缺口,到时候咱们再多苦一苦,勒紧裤腰带过一下穷日子,应该就能熬过去了。";

首相王楠拍板说:";就这样吧,先把这个方案上交给陛下吧,其他的是等过年之后再想办法。”

随后,王楠叫来内阁的文书,把内阁大臣们想到的几条解决国库缺口的办法写了下来,并润色成奏折。

王楠顺手把奏折交给张伟:”卓然,这里你和陛下的关系最亲近,就由你去递交这份解决方法吧。";

顺便在陛下面前多哭哭穷,多想办法从陛下的少府里面掏点银子出来。”

王楠的话,内阁其他成员都纷纷点头同意。

没办法,众意难为。

张伟只得带着这个奏折去大昌帝所居的乾清宫见驾。

内阁的驻地和大昌帝的寝宫乾清宫相距并不远。

所以尽管张伟已经有了在皇宫大内乘轿的权利,但他还是选择走着去了乾清宫。

张伟现在在宫内待遇和大顺帝时期相比完全不是一个层次。

张伟在大顺帝时期,需要层层通报,才能见到皇帝。

而现在,张伟到了乾清宫之后,直接就见到了乾清宫新任太监总管,大顺帝的贴身太监李宝。

大顺帝走了之后,他身边的几个心腹太监都被大昌帝打发到皇陵去守陵了。

只有司礼监首领太监刘和因为大昌帝自己身边没有合适的人选,还让他一直在留任着。

这个李宝在大昌帝以信王的身份去刑部跟随张伟学习政务时,就在信王身边伺候了,他是知道张伟在大昌帝心中的分量的。

因此他见到张伟一来就非常自然的行礼道:";小人李宝拜见张先生。”

当年大昌帝还是信王时,李宝对张伟就是行的大礼。

当时的两人都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等到大昌帝成为太子之后,张伟就不再受李宝的大礼了,最多只受半礼。

大昌帝登基之后,李宝到见了张伟,倒还是一如既往的行礼。

但张伟现在哪敢受这个新皇面前第一太监的大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