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在十月末的小朝会上,大昌帝无奈的坐在龙椅上问道:"众爱卿,山东济宁府发生的这次灾民暴动怎么处理?山东布政司,已经抓住上千名参与其中的暴徒了。
还有,孔家剩余的族人要求恢复他们衍圣公的名号,又当如何处理?
大家说说吧。”
首相王楠开口道:"陛下,这没什么好讨论的,这些叛乱的暴民,都应该依国法处以极刑。
至于孔家的衍圣公这个世袭的爵位,既然原来的主家以其嫡支后裔已经被灾民全部斩杀,就应当从孔氏宗亲中挑一个有德行的来继承爵位就行。”
此时,负责去苏北督粮赈灾,刚刚完成任务风尘仆仆赶回来的副相谷少海出面反对道:
"王首相说的倒轻松,那孔家之人不顾济宁府的灾情,勾结官府,侵吞七成的赈灾粮食。
至少导致上千名灾民饿死街头,他们家的这个罪行怎么算?"
说实话,这次孔家这次的下作行为,真的把谷少海给恶心到了。
更何况还差点害得他这次的督粮任务不能完成。
首相王楠:”当代衍圣公的做法确实有违国法,但是其人不是已经被灾民斩杀了吗?难道咱们还要向死人追责不成?"
至于他在灾变中趁机捞取的银钱,充公给当地官府当救灾款就好了吗。”
谷少海:"这是何道理?孔家人联合贪官们侵吞了济宁府七成的赈灾口粮,虽然大头都归了当代衍圣公和孔家族老们。
但是孔家所有的男丁,都分到了一定的赈灾粮。
难道这些孔家人犯罪就不追究吗?"
王楠:“谷副相,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要把孔圣人的嫡系后人都杀光?你要置孔圣于何地?”
看到内阁首相和副相因为对孔家处置意见的争议差点吵起来。
大昌帝忙出面调解说:"好了,好了。两位爱卿不必吵了。
说完他把眼光看向张伟说:“张先生,你是朝廷礼部尚书,大宗伯。
对孔家的处置牵涉到朝廷的礼仪制度。你作为大宗伯,你来说说应该怎么办?"
大昌帝开口问了,张伟正好趁机表明自己对孔子及其后人的态度。
他缓缓的开口道:"孔家之罪之恶,当然要惩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