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功是当年张伟在长湘书院,除了邹和李玉清外关系最好的同窗。
他和张伟是同一届的进士,只不过名次排在三甲。
高启功中进士去了四川的偏僻地界当了知县,之前和张伟联系比较少。
近些年张伟成为阁老之后,才逐渐和张伟恢复热络起来。
高启功的仕途远比张伟坎坷的多,经历了近二十多年的起伏,才终于担任了正五品的知府。
现在他正想进一步升为四川省的参议,张伟估计,他竟是为了此事来找自己。
我也借机考察一下这个老友,现在变成怎么样了?
如果还有培养价值,张伟不介意出手拿自己作为昔日的好友一把。
当然,这也是为自己在四川行省留下一个触角。
邹若芙:";那我给这位高知府预留一个时辰的会见时间?”
张伟:";用不上,半个时辰绰绰有余了。”
邹若芙又拿过来一叠厚厚的名贴来说:";这些是你在苏北官场的老下属,有在京城的顺天府同知杨渥,吏部考功司的郎中王阳,大理寺少卿黄东山,通政司的副使何再道。
也有从苏北那边赶过来的苏北左参议付柏青,苏北右参政扬州知府谢子欣,海州知府赵康年。";
这批老部下是张伟在官场第一批亲信,也是张伟后续重要的助力。
这几年来,这些人的官职在张伟的运作下,大都有了一定的晋升。
张伟:“这些人重点招待,安排一个晚宴吧,我亲自出面,让智达和周师爷有空的话,也一起陪一陪。”
邹若芙道:";行,这其中有些人恐怕要着急返回南京,晚宴就安排在明天晚上吧。";
邹若芙在这叠名单名帖上做好标记之后,又拿起下一叠名帖说道:";这些是你在大昌二十八年当会试主考时,收下的那批学。
按周师爷给的清单,只有朱光宁,肖振宇,李宁国,熊勇,赵磊等十多人你看中的。";
大顺二十八年的进士,理论上都是张伟的学生。
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入了张伟的法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