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郑先生叫着叫着,这多不亲近,你叫我郑伯伯就好了。”郑先生已经做主了。
“好,郑伯伯。”萧承很快就改了称呼了。
吃完晚饭,萧承去把碗给洗干净了,然后又看起了书,他这个态度让郑先生很满意,这么用功,郑先生也没有打扰萧承,除非萧承主动问,他才去指导,这样才能看出对方的天赋。
夜里,火车摇晃得厉害,大多数人都已入睡。
郑先生却辗转难眠,脑海里不断浮现出萧承看书时专注的神情以及举一反三提出见解的模样。
他越想越是惊叹于萧承的天赋,机械这一方面真的是看天赋,这个萧承是真的有天赋,他自己也没想到自己出差回来,坐在火车上就遇到了这样的一个好苗子,幸好他当时选择坐火车回来。
第二天清晨,萧承早起后吃完早饭,就开始看书,郑先生醒来看到这一幕,心中的震撼更甚。
他深知在这个年代,教育资源匮乏,而且如今很多人都不读书,萧承却像是一块未经雕琢但质地极佳的璞玉,对方就像是千里马,他就是伯乐,这时候有些遗憾怎么就是知青呢,不然从现在就开始跟着他学习多好。
接下来的几天里,萧承每天都沉浸在书本之中。郑先生也耐心细致地给予指导,无论是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还是复杂的计算公式,经郑先生一点拨,萧承总能豁然开朗。两个人那是一拍即合,都很高兴,一个人遇到了良师一个是遇到了好学生。
白天,萧承除了看书便是向郑先生请教各种问题,郑先生也倾尽全力解答,偶尔还会分享一些自己研究中的趣事和经验。
夜晚,萧承借着微弱的灯光继续钻研,郑先生则在一旁默默关注,不时提醒他注意休息。主要是他以后可能就没有这个机会了像这样与郑先生交流。他还把之前欧老给的书也拿出来了。
不过看到这本书,郑先生有些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