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元帝见太上皇不满,连忙请告:“父皇明示,儿臣尊听!”
太上皇看着他,他刚刚说的处理方法,真是落了下乘,“你前面几句说的没错,吴安此人没有显露,却以科举入仕,那他应该是求官为民生做些功德之举,正好附合仙人下凡济世救民之说。但如今因为妖人,他展露出了手段和身份,那就不能视而不见,现在他正等朝廷的回应,若是朝廷没有表态,到时候他重新选人自立,你该如何?你有何手段阻挡?凡人之躯,谁能挡那斩断山岳的一剑?他即有求,定是升道之路,所谓阻道之仇,不共戴天,更何况是这种杀伐果断的仙人。”
庆元帝听完,额头冒出冷汗,连连点头,他之前的想法的确是小家子气了,正如太上皇说的想如果吴安另选他人辅佐,或者说自立,他李氏能抵挡吗?何况吴安表现出来的态度,那就是杀伐果断之人。
“父皇说的是,此事儿臣决断恐有不逮,还请父皇做主。”庆元帝请解。
太上皇心中沉思了一下,这事他也不敢随便定下,不然那些朝臣不信邪,要谏言,他也嫌麻烦!
随即想到了一个办法,感觉能行,便言:“这事不难!”
“哦!父皇请说!”
“昔日文王拜相姜尚,才有了周朝八百年国运。如今仙人临凡,或有求朝廷,为何不能拜其为相或国师,以求治国之道,安天下民心。而且仙人之事,还必须让世人知晓,将仙人斗法妖人斩妖事迹宣传,如此一来,安其心,求其法。若是我李氏之人能拜入其门下,那将来便有登临仙道的可能,家族延续会更广!”太上皇说到这里,他心中对长生越加渴望。
庆元帝察觉太上皇的情绪,话说的不错,但那成仙的想法,如今还是太早了些。
“父皇所言,儿臣明白了。”
太上皇心中有了想法,便也不做停留,父子两人随即一拍即合,欲拜吴安为丞相,除了安其心之外,还有求法的意思。
“父皇,此事由谁传旨合适?”庆元帝问。
太上皇想了一下,他几个儿子不成器,整天走鸡斗狗不成体统,要是办坏了事,那悔之晚矣。
随即看向皇帝,言:“逸哥儿今年十三岁了吧?”
“回父皇,书逸确实是十三岁了,如今在上书房进学,还未指太傅。若是让他去,怕是难当此任!”庆元帝不太希望自己这个儿子去修道。
他和皇后有两子一女,大儿子李书逸今年十三岁,次子李书俊也才满九岁,至于小女儿李书婉,还有几个月才满七岁,三个儿女都是他和皇后的心头肉。
“哼,无知。你那点想法朕明白,让书逸去,一是从年龄上,吴安与他差不了几岁,若是派你几个弟弟去,他们性子你拿得稳,特别是忠顺那个混账。二是书逸体弱多病,若是他能得到仙人指点,对其也是有好处的。最后,一旦双方有了师生情谊,将来对逸哥儿上位更加有益,难不成还想你大哥的事在重演一遍吗?”说到这里,太上皇心中也是有些黯然。
庆元帝一听,确实如此,有个仙人保驾护航,谁敢造反!至于说以后会不会造他的反,他觉得只要自己不是昏君,没哪个仙人会怂恿儿子造老子的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