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数据光幕中,密密麻麻的波瑞特战斗单位被标注成红点,放眼看去,一圈套着一圈,一环连接着一环。
整个恒星系统都被笼罩在内,呈现出一个偌大的圆球型结构。
他们之前没发现,是因为距离还不够。
正前方三亿公里处,存在一颗看似废弃的工业星球,通过对行星地表的远距离探测,还可以发现上面遗留的工业建筑。
妥妥的波瑞特建造风格。
λCO728恒星系内部,像这样的行星还有不少。
它们有的在公转轨道上,通过人为干预锁定;有的在奥尔特云之中,随着恒星的运动缓慢环绕。
“行星炸弹。”
昌星吐出四个字。
不同于行星战星需要叠加各种功能性系统才能发挥它的作用,行星炸弹不一样,它的杀伤原理很简单,也只有四个字。
质能转换。
依靠转化庞大的质量进行高能爆破,释放高强度脉冲,能够有效击穿舰船的高能防护罩。
力场防护在它面前也没有太大作用,毕竟大质量星体周边本身就存在强力场,也可以称之为空间扭曲。
稳定状态下没事儿,一旦不稳定,波动的空间会将舰体强行拉伸,扭曲变形。
小主,
这种拉伸很常见,就像大型舰船如果没有装载反力场系统,靠近大质量星体,突破洛希极限后,因受力不均衡,舰体材料强度不够,会被直接拉断。
力场武器的杀伤原理也是如此。
四级科技文明对这一套简直不要太熟悉。
只是很可惜,他们无法做到屏蔽星球引力,找到对向平衡点,所以这种行星炸弹几乎没有任何隐藏属性。
六级科技文明,才是真正的集大成者。
他们可以搬恒星。
当然,六级科技文明也不屑于玩这种老掉牙的玩意儿。
身为空间科技的行家,他们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