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别苑的日子,在宁静与期待中悄然流逝。随着前方战事传来越来越多的好消息,安禄山的叛军逐渐被压制,大唐的局势也渐渐稳定下来。这日清晨,阳光格外明媚,李隆基站在庭院中,望着远方,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与期待,他知道,归京的日子不远了。
“陛下,您起得这么早。”杨玉环迈着轻盈的步伐,从屋内走出,她的脸上洋溢着温柔的笑容,这些日子,她看着李隆基为了大唐日夜操劳,如今局势好转,她也由衷地感到高兴。
李隆基转过身,看着杨玉环,眼中满是欣慰:“爱妃,你看这阳光,多好啊。如今局势稳定,我们也该准备回长安了。”
杨玉环微微点头,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是啊,陛下,我也盼着这一天呢。离开长安这么久,我真的好想回去。”
从这一天起,李隆基便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归京的事宜。他召集了随行的大臣和将领,在书房中商讨归京的路线、行程安排以及各项准备工作。
“陛下,归京的路线,我们初步拟定了三条。”一位大臣展开一幅地图,指着上面的路线说道,“第一条路线较为平坦,路途也相对较短,但沿途的城镇在战乱中受到的破坏较大,补给可能会有些困难;第二条路线稍远一些,但途径的几个城镇物资充足,能够为我们提供足够的补给;第三条路线则是山路较多,虽然较为隐蔽,但行进速度会受到影响。”
李隆基仔细地看着地图,沉思片刻后说:“如今局势虽已稳定,但仍不可掉以轻心。为了确保安全,我们选择第二条路线。同时,要提前派人去沿途的城镇安排好补给,确保万无一失。”
“臣遵旨。”大臣们纷纷领命。
商讨完路线,又开始讨论归京的行程安排。“陛下,我们计划分成多个批次出发,先遣队负责提前清理道路、安排住宿;陛下和贵妃娘娘率领的中军队伍随后出发,务必保证安全;后卫部队则负责断后,防止敌军的偷袭。”一位将领详细地汇报着计划。
李隆基点了点头:“嗯,这样安排很妥当。不过,要注意各批次之间的联络,确保信息畅通。”
杨玉环在一旁静静地听着,虽然她没有参与决策,但她的眼神中透露出关切和专注。等众人讨论完,她轻声说道:“陛下,归京是大事,一定要考虑周全,不能有丝毫马虎。”